
中美貿易協議超出預期,但A股的謹慎反應亦令人意外。(資料圖片)
上周文章裡,我留了個尾巴:除非中美之間的關稅談判出現超預期的突破。沒想到當天這一突破就來了,美方同意以「10%,90天」這和其他國家地區一樣的標準來開始雙方的談判。這顯然是超出了市場預期,上周一晚周邊市場都出現了大幅上漲。但是,與周邊的樂觀相比,A股的謹慎程度好像也超出了市場的預期,基本都是衝高回落,周線留下了長長的上影線。
怎麼看當前的市場?說實話,我自己也有點懵。周末我仔細複了下盤,可能最主要的問題依然是成交量,上周市場的成交量始終低迷,量最大的上周三也就1.3萬億元人民幣,上周五更是直接跌破1.1萬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不管有沒有利好,不管指數能不能漲,能漲多少,成交量始終放不出來。同時,一直高歌猛進的南下資金,也在上周踩下了煞車,全周流出86.9億元,創2024年2月以來的最大單周流出。顯然,就成交量而言,市場的情緒的的確確是受到了抑制。
上周市場的一個熱點問題是關於公募的業績基準新規。雖然各方對此說法不一,但對市場的影響還是顯而易見的。我找到一份按滬深300權重為基準的機構行業配置情況,低配的銀行和非銀金融在上周明顯跑贏指數,而超配嚴重的TMT則多數處於調整之中,甚至南下資金的流出也多多少少和機構的超配有關。我個人認為,在「考核機制」這一大指揮棒的指揮下,內地公募機構持倉ETF化可能會是未來數年的大趨勢,這對於A股中長期的影響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