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價持續下跌,加上無辣招限制,短線業主沽貨,導致賺幅未見回升。(資料圖片)
香港樓市持續疲軟,受關稅戰未完全平息及新盤低價搶客影響,2025年次季私宅轉手獲利比率及平均賺幅預料延續首季弱勢,低位徘徊。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2025年首季錄得3,317宗私宅轉手獲利買賣,佔二手私宅買賣的63.4%,較去年第四季的65.4%下跌2個百分點,連跌7季,創16年來新低,反映樓價回落及新盤低價競爭的壓力。
首季平均獲利幅度跌至19.9%,較去年第四季的20.4%再跌0.5個百分點,連跌7季,創近15年半新低。樓價持續下跌,加上無辣招限制,短線業主沽貨,導致賺幅未見回升。獲利1倍或以上的個案佔比27.6%,按季跌0.6個百分點,涉及1,444宗。虧損個案增至1,882宗,佔比36%,按季升2個百分點,為15年半來第三高,顯示經濟未穩及無辣招下蝕讓情況普遍。平手個案有31宗,佔比0.6%。
按物業價格劃分,中細價樓主導交投,但受樓價偏軟拖累,400萬元以下組別的獲利比率僅61.9%,按季跌0.5個百分點,平均賺幅22.9%,為第三高。401萬至600萬元組別的獲利比率跌4.2個百分點至62.6%,平均賺幅跌4.6個百分點至23.5%,卻成賺幅最高組別。1,001萬至1,200萬元組別的獲利比率最高,達67.4%,但平均賺幅跌2個百分點至18.9%。
按屋苑計,嘉湖山莊及愉景灣分別錄61宗及38宗獲利登記,獲利比率為39.3%及9.3%。十大獲利屋苑中,維景灣畔平均賺幅最高,達75.3%;日出康城表現最差,平均蝕4.4%,而獲利比率亦僅36.7%。
次季之初樓市未見明顯利好,但五月中旬中美就關稅戰達成共識,大減關稅,市場氣氛好轉。近期拆息回落亦減輕供樓負擔。然而,新盤以貼市價推售,搶奪客源,二手業主議價能力弱,預料次季轉手獲利比率或再跌1.4個百分點至62%水平,平均賺幅在19.5%至20.5%間窄幅波動。利好因素料於第三季數據中才能逐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