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08-25 04:29:51
日報

特朗普關稅的拉發曲線分析

分享:
特朗普

特朗普對華最高達145%的全方位關稅,在經濟上政治上都是不可持續的。(資料圖片)

截至8月19日,特朗普關稅政策下美國的關稅收入有否因加得減?

3個多月前,我在本欄發表了《大想頭?中美第二階段經貿協議的關鍵》一文,提出根據拉發曲線(Laffer Curve)的經濟邏輯,145%全方位關稅的稅收後果必定是「因加得減」。而這個高水平的關稅率,經濟上政治上都是不可持續的,不可持續的保護主義亦不能吸引到睇長線的實業投資者。籌碼,才是這一輪關稅戰的主要目的。3個多月後,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更新了關稅預算影響和預測。先賣個關子,聽聽Grok怎麼說:

adblk5

「2025年新關稅(如IEEPA對中國的額外稅、Section 232對汽車的稅、10%普遍稅)直接推高收入,儘管貿易量可能略有下降,但稅率提升彌補了這一點。預計FY 2025全年收入將達約2900億美元或更高,成為聯邦稅收的重要來源。雖然高關稅可能抑制部分進口(如全球供應鏈調整),但截至8月19日,數據顯示收入持續上升,而非減少。部分貿易夥伴(如加拿大、墨西哥)透過談判獲得豁免或降低稅率,也維持了貿易流量。」

馬斯克的人工智能幫理不幫親,CBO的分析又怎樣?CBO估計,截至8月19日美國進口商品的有效關稅率相較2024年貿易流量上升了約18個百分點:來自中國和香港的進口商品,稅率按商品價值增加30%;來自墨西哥的某些進口商品,稅率按商品價值增加25%;來自加拿大的某些進口商品,稅率按商品價值增加35%;來自歐盟的某些進口商品,總關稅率等於商品價值的15%;來自其他國家的多數進口商品,稅率至少按商品價值增加10%,許多國家的進口商品自8月7日起面臨更高的稅率增幅;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進口,稅率最高按商品價值增加25%;多數鋼鐵和鋁進口,稅率按商品中鋼鐵和鋁的價值增加50%;銅產品進口,稅率按商品中銅的價值增加50%。從2025年1月6日至8月19日實施的關稅增加,若在2025年至2035年期間持續,將使主要赤字(不包括利息支出的淨額)減少3.3萬億美元!

師父又中,145%全方位關稅在經濟上政治上都是不可持續的,上升了約18個百分點的關稅卻有望為美國庫房帶來更多稅收,這是拉發曲線的經濟邏輯。我要補充的,過去幾個月的入口上升,部分原因是進口商在談判期間避免之後面臨更高稅率增幅的「超前部署」。另一方面,解放日的全面關稅提升很大機會是違憲的,以此作為之後談判籌碼而達成的關稅協議會否再受到法律挑戰,是另一個問題。特朗普卸任後的關稅政策又何去何從?CBO就關稅收入所做的十年預測,實在有點為做而做。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