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OPEC+在已經供應過剩的市場中增加產量,石油市場可能正在進入價格戰。(資料圖片)
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友組成的聯盟自今年4月開始增加石油產量後,國際油價從72美元下跌至56美元。上星期OPEC+ 開會,決定6月份向市場增加每日41.1萬桶的產量,是原先預期的3倍以上,也延續5月的大幅增產趨勢。預計聯盟會持續增產,當到2026年,每日石油產量將逐步恢復至每日220萬桶。
3年多前聯盟減產,加上俄烏戰爭,油價一度升至130美元一桶。
隨著OPEC+在已經供應過剩的市場中增加產量,石油市場可能正在進入價格戰。在悲觀的情況下,如果「貿易摩擦和價格戰相遇」,國際油價可能跌至30至35美元區域。
回顧過去的OPEC價格戰,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的內部崩潰將石油價格推至10美元。從2014年到2016年,OPEC大量增產以扼殺美國頁岩油融資。2020年的「快速猛烈」價格戰在新冠肺炎疫情摧毀需求時引發了價格短暫崩潰至負40美元。
儘管OPEC+ 宣布6月將大幅增產,沙地阿拉伯卻仍決定調高對亞洲買家的原油售價,顯示全球最大產油國在供需結構轉變下,依然維持對市場價格的掌控意圖。
沙地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已通知買家,6月起將旗下所有品級原油的亞洲售價每桶調漲0.2美元,包含主力的阿拉伯輕原油(Arab Light)。雖然此次漲幅不及市場原先預期的0.3美元,但仍為近期罕見上調,部分回補5月時的降價幅度。
此次調漲發生在OPEC+達成加速解除減產協議的背景下。沙地阿拉伯對部分成員國未遵守配額規定感到不滿,因此自行主導增產以示警告。
沙地阿美同時下調對歐洲與美國地區的原油價格。市場解讀,此舉有助於在主要出口地區維持競爭力,同時透過亞洲漲價彌補收益。資料顯示,阿拉伯輕原油目前對亞洲售價,仍維持接近年初以來的低點水平。
原油市場近期波動劇烈,國際油價年初以來已下跌近 20%。一方面受到OPEC+供應增加壓力,另一方面則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全球貿易戰與地緣政治動盪,包括對伊朗買家揚言制裁,導致市場不確定性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