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指昨收市升至4年新高。(中新社)
恒生指數昨日收市升至4年新高,市場熱炒持續,惟不少投資人仍然卻步,深怕摸頂,原因是被過去N次的漲跌節奏所洗腦。
回看今年,自4月份小股災後的低位V型回升,不少投資人心有餘悸不敢上車。在後來的升勢節奏,即使鼓起勇氣追升的投資人,卻又巧遇每升至24,800附近多次受制地回跌;回跌時圖表每次皆顯示頹勢,之後仍可N次從低位突然拉升,再破浪頂。
自7月22日恒指首次突破25,000點之後,連續4次破頂或升至25,700至25,900點之間回落,恒指又回跌至25,000點之下。之後又是一輪升浪,再破前頂,圖表派陷入高追低沽的狼狽,很容易在這千餘點結界中來回4次虧損。圖表上的4上4落之後,至9月5日開始又一次從25,000點邊緣起步上升,這次升浪突破過去兩個月以來的4次浪頂至今,已不再是破頂少少後深回的節奏。然而追升追勢的投機者,歷經4次摸頂疑惑而回,這次還剩下多少勇氣追升,或還能留有多少好倉未走?
恒指最初是中特股的升浪開始,科指股份一直落後多時,9月份開始才明顯向上,從寧德時代(3750)、騰訊控股(700)開始,之後輪到快手(1024)、阿里巴巴(9988)、網易(9999),再到百度集團(9888)及嗶哩嗶哩(9626)等,科指展現強勢,反而之前的帶領恒指起步的內銀內險偏軟。
若只回看今年,自年初1月份恒指的18,671點的低位開始的升浪節奏至今,若扣除3至4月份的關稅股災風暴,輪廓上像2017年的形態,當年(2017)每次回調跌至50天線,即又啟動一輪新升浪,破頂一段後又回落,全年重複了5次;而今年比較當年更強勢,每次回調未到50天線已逆轉向上,再破頂。而市場上偏偏在回跌至低位時出現:逆轉、雙頂、已見頂……看淡的技術分析,造成新手投資人隨時追高沽低來回N次的慘烈。
筆者仍然維持8月份時的看法,估計這節奏可能像2017年般持續到年底,全年高位或出現在12月底,至明年初出現終極一升後,才會出現頂部。另外一個角度看,恒指7月份以來的4上4落節奏,有些像2015年4月份時的三上三落後突破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