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自學院
2025-07-15 04:29:46
日報

風險與機遇 股市高位下的部署

分享:
英偉達 黃仁勳

英偉達市值衝上4萬億美元後,黃仁勳亦將於本周到訪北京。(資料圖片)

上周標普500指數再創歷史新高,英偉達市值衝上4萬億美元,超越蘋果與微軟,成美股市值之冠。回顧上半年,標普500一度下挫21%,市場開始擔憂經濟衰退風險上升。但如今卻轉而陷入狂熱,彷彿已擺脫所有陰霾。

然而,正如美國股神巴菲特所言:「別人貪婪時我恐懼。」當大家進入FOMO的狀態時,風險往往悄然醞釀。歷史告訴我們,市場最喧囂之時,往往是風險醞釀之際。在狂歡之中,不忘思考潛在的變數,可能在下半年改寫投資局勢。

首先,美國即將於8月1日實施「8﹒1關稅令」,涵蓋電子零件、電動車、鋰電池與消費電子等關鍵領域,部分稅率高達60%。這將對亞洲出口國構成直接壓力,亦可能刺激成本推升,為通脹再添柴火。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表態將對銅進口課徵50%關稅,冀重建美國本土供應鏈。銅為半導體、航空、數據中心及軍事系統等關鍵產業的核心原材料,此舉將進一步推升上游成本,對環球製造業造成深遠影響。

紅海航運危機持續發酵,7月初胡塞武裝再度擊沉兩艘商船,令每日通行量由去年10月的79艘急降至35艘,區內保險附加費一周內翻倍。為求生存,部分船隻甚至在AIS上標註「All Crew Muslim」或「無以色列關聯」以降低風險。物流受阻、運費飆升將進一步侵蝕企業利潤,並可能透過成本轉嫁機制,引發新一輪輸入型通脹。

上述兩大變數最終將回歸同一主軸:通脹壓力重燃。若原材料及物流成本進一步轉嫁至消費者身上,美國通脹或有反彈跡象,屆時聯儲局的減息空間將更為狹窄,政策空間將進一步受限。

adblk6

儘管整體宏觀環境充滿變數,但部分領域仍見正面訊號。其一,英偉達行政總裁黃仁勳將於7月16日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出發前更與特朗普會晤,預示中美在半導體供應鏈上或仍有外交空間,釋出某程度善意。雖然芯片行業被納入加徵關稅清單,但相關產業對話有望成為穩定因素。

其二,穩定幣相關法規進展迅速,美國國會推動《GENIUS Act》,規定穩定幣須有1:1儲備支持,並符合反洗錢及銀行保密法規;歐盟方面,虛擬資產監管框架MiCA已於6月正式生效,成為全球首個全面監管制度;香港金管局亦將於8月起實施「穩定幣發行人牌照制度」。穩定幣作為新一代跨境結算工具,正加速融入數碼金融基建,有望改變傳統金融體系的運作邏輯,並為金融創新提供發展空間。

當前雖然外圍風險仍在醞釀,但創新動能未減,產業升級持續推進,市場仍不乏具潛力的增長領域。投資者可抱持審慎樂觀態度,聚焦AI基建、AI應用及區塊鏈等中長線主題,同時應迴避對成本、政策變動較為敏感、競爭力欠佳的企業,靈活配置,以在過熱的市況中等待機會,並把握穩中向上的投資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