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球隊的歐賽資格仍處上訴程序,周末出戰社區盾的水晶宮是英超球隊當中收購工作比較慢的一隊。因為球隊前股東Textor同時擁有法甲Lyon的股份,而Lyon打入同一歐洲賽致使水晶宮被降至歐協。體育仲裁法庭8月8日舉行聽證會,預料11日就水晶宮上訴作裁決,外國球評認為是次判決會成為重要案例,並為擁有多於一間球會的資本(MCO)設下營運標準,明確訂立歐洲足協就「股東實際影響力」和「股份轉讓」所需求的透明度之準則,同時避免資本擁有人以信託、過渡協議、臨時董事等手法避開監管。
另一宗進入程序的案件是曼城與英超賽會,就APT所產生的訴訟。APT(Associated Party Transactions Rules)2021年實施,管制球會與股東或其家族之關聯企業間的商業交易(如贊助、廣告、冠名等),以確保這些交易金額反映「市場公平價值」,避免球會以「注水」的交易抬高收入,滿足財政公平條例(FFP)。曼城上年10月勝訴,裁決指英超賽會訂下的規則不合競爭法,並廢除該項條目。賽會遂於同年11月實施新的修訂版本APT,曼城再度入稟挑戰,聆訊將於今年10月進行。兩宗案件中,後者雖然只是英格蘭聯賽裡的事件,然而觀乎英超球隊在歐洲比賽的競爭力,這項對營運球會影響深遠的判決將會對財團擁有的球隊有非常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