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匯指數突破96關口,為去年7月以來最高。佔美匯指數近58%的歐元由本月10日加快下跌(兌美元),市場對歐美通脹前景的不同看法成關鍵。美國10月通脹按年升6.2%,是30年來最高。儘管與美國通脹水平仍有距離,但歐元區上月通脹也升到4.1%,是13年來最高。既然歐美存通脹壓力,何以解釋近期美元兌歐元的異動?答案在於中長期通脹及經濟前景。
與其他地方一樣,本輪美國通脹率回升主因在於能源、食品和租金相關物價續升。不同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後當地工資明顯上升,不論是需求強勁和經濟模式轉變帶動的結構性,還是疫情反覆令勞動短缺的暫時性現象,工資確實在上升,並帶動服務業漲價潮,這是其他地方包括歐洲暫沒有的現象。正因如此,兩地央行官員對加息態度有明顯差異。聯儲局官員對通脹的觀點由以往的暫時性現象,已逐漸改口風成為通脹仍會高企一段時間。相反歐洲央行官員或許見近日疫情又再反彈,仍強調通脹只是過渡性,並謂過早加息只會打擊經濟。美元強勢固然反映市場對美國加息預期,同時亦反映中長期而言,美國經濟復甦更快,通脹亦更持久。
作者為FSM(香港)投資組合管理及研究部總監。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