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解碼
2024-05-21 07:30:00
日報

健康解碼|7至9月料將踏入RSV高峰期 專家籲及早預防 保護自己

分享:
健康解碼|7至9月料將踏入RSV高峰期 專家籲及早預防 保護自己

健康解碼|7至9月料將踏入RSV高峰期 專家籲及早預防 保護自己

流感及新冠病毒在本港依然肆虐,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教授提醒,吸道合胞病毒(RSV)現正處於流行季節,預料個案將持續上升,至7至9月左右將到達高峰期,籲市民切勿掉以輕心。

孔繁毅教授表示,RSV病毒是一種單鏈的核糖核酸病毒,主要透過接觸患者的分泌物、飛沫、受污染的手、食具或物件傳播。受感染後,一般會先出現上呼吸道症狀,例如流鼻水、嘔吐、喉嚨腫痛及發燒等,隨著病情發展,患者漸漸亦會出現下呼吸道症狀,例如呼吸淺弱、呼吸次數增加、呼吸時出現喘鳴聲及食欲不振等。

 

RSV無特效藥可治

孔教授指,雖然RSV的感染症狀與流感相似,但其實兩者並不相同,「RSV的流行季節持續時間較流感長,根據監察數據顯示,RSV感染個案數目一般會在每年3月至4月開始明顯上升,7月至9月左右達感染高峰期。而RSV病毒目前並無針對性抗病毒藥物可用,而且與流感相比,感染RSV而引致併發症及死亡率較流感高。」他特別提醒,60歲以上長者、長期病患者、免疫系統不全人士和幼兒皆為RSV感染的高危一族。有研究指,患有哮喘、冠狀動脈疾病、糖尿病、慢阻肺病和心臟病的長者因RSV感染而住院的比率較其他人士高 2至33倍不等。

Ad Block

孔繁毅教授表示,長期病患者一旦感染RSV,可能會令患者本身所罹患的長期病持續惡化。其中本港十分普遍的糖尿病尤其值得關注,糖尿病不但會影響患者的血糖水平,體內的高血糖環境還有機會導致患者的免疫系統失調,以及增加傳染性病原體的致病能力,以致糖尿病患者在感染RSV後較健康人士更容易出現重症及死亡,還可能引起與代謝系統相關的併發症,如低血糖和酮酸中毒症等,情況嚴重可致昏迷及死亡。

 

多個國際指引建議接種RSV疫苗

雖然暫時無藥可治RSV,不過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藥劑師表示,近年已有RSV疫苗可用於預防60歲以上人士因感染RSV而引發的下呼吸道疾病。不少國際指引亦因此作出疫苗接種的建議,除了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建議60 歲或以上長者接種一劑RSV疫苗,全球哮喘防治創議 (GINA)於2024年發佈指引,建議60歲或以上的長者及哮喘患者應接種RSV佐劑疫苗,預防RSV感染,減輕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症狀。蘇曜華藥劑師解釋,於RSV疫苗中添加佐劑,能提高接種者的免疫反應,產生更持久的免疫反應,增強對RSV感染的保護力。

Ad Block

針對高危的糖尿病患者,美國糖尿病協會在早前發出的2024年最新指引,亦强烈建議60 歲或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接種一劑RSV疫苗,作為糖尿病自我病情管理的一部分,以及預防感染RSV及出現重症的機會。蘇曜華藥劑師強調,目前本港市面上的RSV疫苗對不同組別的人士均證實有效,60歲以上人士的疫苗效力可高達八成,而其他長期病人士的疫苗效力亦高達九成半,相當理想。孔繁毅教授及蘇曜華藥劑師均建議高危人士應在即將到來的RSV高峰期前接種疫苗,保護自己。

Ad Block
左起: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教授、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藥劑師

左起: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教授、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藥劑師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