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4-05-14 16:02:43

港大揭中風6小時後接受取栓手術仍有效 逾三成患者術後可獨立生活

分享:
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超過3成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於發病6小時後接受血管介入動脈取栓手術,獲得良好臨床效果。左起梁嘉傑教授、陳灌豪醫生、鄭璟暉醫生和朱賢麟醫生。(警方提供)

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超過3成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於發病6小時後接受血管介入動脈取栓手術,獲得良好臨床效果。左起梁嘉傑教授、陳灌豪醫生、鄭璟暉醫生和朱賢麟醫生。(警方提供)

中風是本港第4號「致命殺手」,每年約3,000人因中風死亡。港大醫學院和瑪麗醫院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於發病6小時後接受血管介入動脈取栓手術治療仍然有效,當中逾三成患者更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手術後90天可獨立良好生活,成效顯著。

右起陳灌豪醫生、鄭璟暉醫生和朱賢麟醫生公布研究成果,擴大中風治療黃金期由6小時至24小時,將惠及更多病人。(港大提供) 84歲的中風康復者劉女士表示,在接受取栓手術後,她很快便康復並能獨立自理。(港大提供)

團隊:成效令人鼓舞

是次研究是由港大醫學院和瑪麗醫院的腦內科、放射科聯同神經外科醫生合作,研究期間合共400多名患者接受相關治療,其中13%的患者在發病逾6小時後進行手術。目前標準治療是通過溶解或清除導致動脈阻塞的血塊,以恢復腦部血液供應,方法有兩種,一是發病後4.5小時內注射靜脈溶栓劑,以溶解血塊,適用於由小動脈阻塞引致的中風;二是血管介入動脈取栓手術,於病發後6小時內置入導管清除血塊,一般用於治療由大動脈阻塞引起的中風。早前的國際研究顯示,在病發後6小時內接受取栓手術的患者,有32.6%術後仍能夠有獨立生活能力,而沒有接受此治療的患者往後能自理的機率僅19.1%。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鄭璟暉指,中風治療就是要分秒必爭,因為時間與腦細胞的死亡有直接關連。儘管黃金6小時後進行取栓手術的成效不及6小時內理想,但經過醫生嚴格評估和篩選後接受手術的患者當中,逾三成手術後有明顯改善,成效令人鼓舞。

至於研究發現在中風超過6小時的患者當中,經醫生臨床和腦部掃描評估及篩選後,有部分患者也合適接受取栓手術。研究結果顯示,當中有36%於手術後90天可以獨立良好生活,成效顯著。

Ad Block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放射診斷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朱賢麟指,配合適當的影像掃描,能幫助醫生挑選取栓手術的受惠者,擴大中風治療黃金期由6小時至24小時,惠及更多病人。

鄭璟暉醫生補充,研究結果顯示及時介入治療可取得積極成效,瑪麗醫院提供全天候取栓手術,為本港中風治療創出新方向,並提高患者的康復和生活質素的機會。

練習記憶力預防腦中風及失智(am730製圖) 練習記憶力預防腦中風及失智(am730製圖) 練習記憶力預防腦中風及失智(am730製圖) 練習記憶力預防腦中風及失智(am730製圖)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