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中醫師古鎧綸
黃帝內經有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臟有如人體全身的首領,出現問題的話,長久對五臟六腑、乃至心神、記憶、情志等都有影響。中醫以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為診斷依據。若只單純從眼去觀察心臟健康的話,面色、唇色、舌象、指甲等都是需要觀察的地方。一般而言,面色蒼白、過分紅潤、唇色淡白或紫暗,舌色紫暗、舌下脈絡增粗增長、指甲色淡、按下回血速度慢等,統統反映出心臟是否有問題。
註冊中醫師古鎧綸指,中醫對心臟相關疾病累積了不少經驗,大多數心臟問題,如早搏、心悸、心動過速、心絞痛都可以服用中藥,常見使用藥物有丹參、人參、田七、龍骨、牡蠣、遠志等,療效甚佳。嚴重者亦可加上針灸、艾灸等療法。中藥大多安全,但要充分考慮病人有否服食其他西藥如薄血丸等,以防不必要的中西藥負作用。另外,也要注意病人其他的慢性疾病及情緒。心系疾病多屬慢性病,對病人及其家人心情都有一定負擔,治療時也要考慮疏導不良情緒。
(網絡圖片)
帶氧運動及太極 老中青齊防心臟病
多做運動素來是強身健體的好方法,古醫師建議青壯年可以適量做帶氧運動如游水、踩單車、緩步跑等,同時鍛煉心肺;一些節奏較慢的傳統運動如太極、八段錦、易筋經和瑜伽也是不錯的選擇,特別適合老人或身子較弱人士。唯一要注意的是避免過勞、過累、過飽及酷熱下運動(如高溫瑜伽),以防誘發心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