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解碼|有效管理糖尿病 等同保護心臟與腎臟
糖尿病一直被稱為「隱形殺手」,原因是很多人都以為血糖過高,好像對身體沒構成甚麼嚴重影響,加上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常常將之忽略。然而,實際上情況正好相反,若血糖持續處於高水平,全身的大、小血管均會受到破壞,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可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包括冠心病、心臟衰竭、周邊血管病、糖尿眼、腦中風及腎衰竭等,絕對不容忽視。
高血糖損血管兼「傷心」
心臟科專科王泰鴻醫生表示,糖尿病最常影響的就是心臟血管,血糖長期處於高水平會加促血管粥樣硬化,令血管收窄及閉塞,從而導致冠心病,因此糖尿病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兩至四倍。若因為血糖水平控制未如理想而患上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會感到胸口被「壓住」、出現心口痛及氣促等症狀,不過有些患者亦可能在毫無先兆下突然出現心肌梗塞,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須多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同時管理好血糖水平。
王醫生指,糖尿病患者除了較易患上心臟病外,他們亦較常同時有多條血管出現病變,令心臟受損的程度更為嚴重。一旦發生心肌梗塞,醫生一般都會為患者進行「通波仔」,但對糖尿病患者而言,由於他們多條血管都會被堵塞,或是出現瀰漫性血管受損,即整條血管都受到破壞,所以需要植入較多支架,甚至需要改為進行「搭橋」手術。
此外,有研究發現,糖尿病是導致心臟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患有糖尿病的心臟病患者出現心臟猝死的風險較一般心臟病患者高出超過八成。為了保持良好的生活質素及降低出現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王醫生建議糖尿病患者應「雙管齊下」,使用藥物治療及改善生活習慣,包括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及多做運動。
新型藥物助控糖護心
在藥物方面,近年有不少新型口服降血糖藥物推出,當中包括可「一藥多效」的SGLT2抑制劑。臨床研究指出,此藥物既能控制血糖水平,亦可降低患者出現心臟衰竭的風險、減少其心臟衰竭相關的住院和死亡,以及保護腎臟,減緩腎功能惡化。對於較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由於SGLT2抑制劑會透過尿液排糖,可減少身體的熱量攝取,達到減重的功效。
至於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健康及均衡的飲食習慣亦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應減少進食澱粉質及高糖分食物,而且最理想是能定時定量進食。另外,維持適當體重亦有助穩定血糖,糖尿病患者可每週至少做150分鐘中度的體能活動,或是與醫生商討合適自己的運動量。
王泰鴻醫生提醒,治療糖尿病有不同方案,各有其成效及副作用,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按個人病情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心臟科專科王泰鴻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