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解碼
2025-08-20 07:30:00

健康解碼|血栓性痔瘡可致嚴重劇痛 及早就醫有助緩解病情

分享:
健康解碼|血栓性痔瘡可致嚴重劇痛 及早就醫有助緩解病情

健康解碼|血栓性痔瘡可致嚴重劇痛 及早就醫有助緩解病情

痔瘡一旦發作,若無妥善處理,隨時可惡化成「急性血栓性痔瘡」(即嚴重外痔),令人劇痛無比。有外科專科醫生表示,痔瘡的成因與都市人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醫生可因應痔瘡種類、嚴重程度等安排相應治療。現時有新型口服藥物可紓緩痔瘡的急性發炎,為患處消腫,有助控制病情及減少日後復發機會。

外科專科醫生曾怡寶表示,痔瘡是位於肛門管道內的肛墊、由血管和軟組織組成,負責控制肛門的正常閉合。一旦肛墊的靜脈血管出現腫脹及充血,患者會出現肛門痕癢、疼痛及出血等症狀,長遠甚至令組織鬆弛及脫垂。

adblk5

痔瘡誘發因素包括︰年紀增長導致肛門組織鬆弛;肥胖及懷孕等因素,令腹部壓力過大及血液循環變差;經常便秘或腹瀉,也會令肛墊腫脹和肛門壓力增加。此外,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例如過度用力排便、排便時間太長 (例如如廁時長時間使用手機),或長時間站立、坐下或提取重物等,都較容易誘發痔瘡。臨床所見,老師、職業司機、辦公室一族及售貨員等,都是患痔瘡的高危族群。

 

伴隨劇烈疼痛令人難以忍受

若無妥善處理痔瘡問題,有機會引起併發症,其中血栓性痔瘡多見於比較嚴重的外痔病人身上。患者的痔瘡長期突出,無法推回肛門內,隨著血液循環轉差,有機會令血管腫脹及瘀血積聚,形成血塊即血栓性痔瘡。「病人會突然感到患處劇痛和腫脹,尤其於排便期間更甚。肛門旁邊會有明顯可見或觸摸到的瘀紅色腫塊。」曾醫生補充。

傳統治療痔瘡的方法,包括使用痔瘡藥膏或塞肛藥,當中有些成份含局部麻醉藥、類固醇、或氧化鋅成份。但這些藥物只具短期紓緩作用,長遠不能解決痔瘡問題。

 

新型口服藥減輕急性發炎

至於新型的「微粒化黃酮類化合物」口服藥,由天然萃取物提煉,可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痔瘡血栓腫脹,快至兩、三日時間便可起效。若配合手術使用,更能加快患者康復過程,減少復發。另外,此藥又可應用於情況不太嚴重的痔瘡上,可有效減少靜脈腫脹及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發炎及痛楚問題。

adblk6

曾醫生強調,血栓性痔瘡患者最好於病發黃金72小時內進行手術,盡快切除痔瘡,紓緩痛楚,有助加快傷口康復。若錯過了這個黃金治療時間,身體會逐漸吸收血栓組織,屆時未必會考慮進行手術,但患者在這段時期需要忍受劇痛,有機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例如難以如常工作。

 

拯救血栓性痔瘡黃金72小時

曾有30多歲女士平日上班要處理大量文件工作,經常久坐,早前因血栓性痔瘡求醫。原來病人於發作初期,因忙於工作,無暇請病假,故自行購買藥膏處理,期間要忍受劇痛上班。直至病發第五日才求診,惟此時已錯過了做手術的最佳時機,最後只能靠口服藥物,紓緩發炎症狀。可是痛楚仍維持大約一星期才慢慢消退。她亦擔心同類情況日後再度復發,影響正常生活。

adblk7

要預防痔瘡發作,曾醫生建議市民要從生活習慣做起,例如充足飲水、攝取高纖維食物及多做運動,藉此減少便秘及用力排便問題。減少進食辛辣食物,及避免飲酒和吸煙。如廁時不要長時間使用手機,日常避免長時間維持站姿或坐姿,均可預防痔瘡形成。

曾怡寶醫生最後提醒,治療痔瘡有不同方案,各有成效及副作用,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選擇最合適自己的治療方案。

外科專科曾怡寶醫生

外科專科曾怡寶醫生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