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8-23 13:30:00

吃魚小心暗藏重金屬、寄生蟲風險 營養師:「3部位」要謹慎食用

分享:
魚皮、魚頭、魚內臟,可能藏有重金屬、寄生蟲等健康風險,高溫油炸、紅燒等烹調方式也會對健康帶來負擔。

魚皮、魚頭、魚內臟,可能藏有重金屬、寄生蟲等健康風險,高溫油炸、紅燒等烹調方式也會對健康帶來負擔。

魚類營養豐富,是許多家庭的餐桌上常見的菜餚。不過,張語希營養師提醒,雖然吃魚好處多,但魚的部位像是魚皮、魚頭、魚內臟,可能藏有重金屬、寄生蟲等健康風險,高溫油炸、紅燒等烹調方式也會對健康帶來負擔。她也列出了吃魚4大貼士,讓獲取營養更安心。

魚皮、魚頭、魚內臟可以吃嗎?營養與風險並存應多考量

張語希營養師指出,魚皮、魚頭和魚內臟有其營養價值,但也要考量重金屬、毒素和寄生蟲等風險:

  • 魚皮:富含膠原蛋白與不飽和脂肪酸,不過也是重金屬(如汞、鉛)最容易累積的部位,特別是來自海洋的大型魚種風險更高。
  • 魚頭:含有DHAEPA及膠質,但魚鰓周圍容易藏有毒素與寄生蟲,料理時應注意清理乾淨。
  • 魚內臟:營養價值有限,卻是毒素、重金屬與寄生蟲累積最多的部位,不建議食用。
adblk5
魚生及生食魚類

魚生及生食魚類可能帶有寄生蟲或細菌污染,不建議免疫力差的人、孕婦及孩童食用。

5種魚料理」要注意 這些族群不建議生食

除了魚的部位要注意,張語希營養師也表示,以下5類魚類食用時需特別留意:

  • 大型掠食魚類:容易累積高量汞與重金屬,孕婦與孩童應盡量避免,例如旗魚、吞拿魚、鯊魚等。
  • 深海魚:雖然含有豐富的Omega-3,但部分品種仍有重金屬風險,建議選擇體型小且有產地標示的魚。
  • 炸魚類:高溫油炸容易產生反式脂肪,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肥胖或慢性病患者應避免。
  • 重口味中式魚料理:如紅燒魚、糖醋魚等鈉含量偏高,可能造成水腫與血壓升高。
  • 魚生及生食魚類:可能帶有寄生蟲或細菌污染,不建議免疫力差的人、孕婦及孩童食用。
認識因食物而引起的哽喉風險|給家長和照顧者的建議(食物安全中心) 認識因食物而引起的哽喉風險|魚肉/果凍/魚蛋/硬糖果/花生/排骨/雞肉/魚骨(食物安全中心) 認識因食物而引起的哽喉風險|良好進食習慣(食物安全中心) 認識因食物而引起的哽喉風險|如遇緊急情況出現有生命危險的緊急狀況 ,請立即致電999尋求醫護協助。(食物安全中心)

掌握吃魚安心4法則 「選對、煮對、吃對」才健康

張語希營養師建議,像是烹調鮭魚時先去皮再煎,可以減少約40%的重金屬含量;若煎完才去皮,只能減少20%。秋刀魚、鯖魚、小黃魚等因體型小、食物鏈短,污染累積較少,也建議可以選擇這類小型魚種。煮魚湯時則可先將魚汆水,去除腥味與雜質。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ADVERTISEMENT

立即關注👉 AM730 健康 Youtube Channel 健康事 HealthKeys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