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喝水也口乾 易攰無冷氣唔得?恐因津液不足!中醫揭4招護陰養津
天氣熱常口乾,喝水恢不能止渴?有中醫指出,如果經常口乾舌燥或疲累無力,甚至感到炎熱難耐,難以離開冷氣房,有可能是身體津液不足。中醫指出,有4大養生要點有助改善問題,並護陰養津。
常喝水也口乾 易攰無冷氣唔得?
中醫師余雅雯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隨著盛夏來臨,氣溫飆升,許多人發現即使多喝水,仍然感到口乾舌燥、疲憊無力,甚至皮膚乾癢。這些症狀可能與身體的「津液」失衡有關。余醫師解釋指,在中醫中,「津液」指的是除了血液之外,滋潤身體各組織器官的各種液體,包括眼淚、唾液、汗液、消化液、大腸液、關節液和尿液等。當身體的津液失調時,主要可分為兩種情況,分別是供應不足和停滯。
津液不足5大症狀
津液不足(如津傷或陰虛)在太熱的環境中會不斷出汗,或是一直上吐下瀉,如果出現出血情況也會造成所謂的「陰虛」,並會導致以下症狀:
- 肌膚乾燥、彈性變差
- 嘴唇乾燥、口渴
- 身體發熱、皮膚泛紅
- 尿量減少且顏色偏深
- 關節疼痛
津液停滯7大症狀
津液停滯即是有些人即使喝了大量水,仍然可能感到不適,這是因為水分代謝不良,導致「水滯」。身體的水分需經由五臟六腑調節,若臟腑功能衰弱,水分就無法有效排出,進而造成以下症狀:
- 水腫
- 眩暈
- 皮膚濕疹
- 莫名疲累感
- 肢體沉重
- 白帶
- 痰飲
4招護陰養津
余醫師建議,夏日養生要留意以下4大要點,以降低不適感:
- 保持作息: 減少熬夜,避免劇烈情緒波動,有助於「護陰養津」。
- 飲品選擇: 可飲用生津止渴的天然茶飲。
- 飲食調整: 選擇清淡飲食,避免油膩食物,以減少脾胃負擔。
- 健康諮詢: 若出現明顯水腫或四肢沉重,建議調整飲水方式或諮詢中醫師進行體質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