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8-07 04:30:19
日報

年輕不吸煙 也易患肺腺癌?

分享:
肺腺癌

年輕不吸煙 也易患肺腺癌?

肺癌問題日漸年輕化,再有年輕名人證實確診肺腺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肺癌患者年齡中位數約為70歲,但為甚麼年輕人也會成為這種疾病的受害者?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施俊健表示,「近年開始有不少年輕的患者案例,當中亦有很多人沒有吸煙習慣,或與環境因素有關,如空氣污染或廚房油煙等也會增加患癌風險。」

肺癌大致分為兩類: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施俊健指,「肺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種,佔整體肺癌的四到五成。其特點是通常生長於肺部較邊緣位置,而且比其他種類的肺癌生長較為緩慢,通常在早期不易被發覺。」肺癌可能與環境因素有關,如空氣污染,特別是懸浮粒子PM2.5,會提高患癌風險。此外,長期吸煙、二手煙、電子煙以及某些工作環境中接觸有害氣體(如石棉)也可能增加風險。

肺腺癌

施俊健指質子治療可以高劑量地精準針對腫瘤進行治療,對肺癌的治療也有幫助。

狂咳是症狀?

施俊健指,「由於肺容量較大,細小的腫瘤未必會導致任何不適,令肺腺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當出現咳嗽、咳痰帶血、胸痛或氣促等症狀時,往往已經是病情較為嚴重的階段。」施俊健建議,若有疑似症狀,應及時進行X光或低劑量電腦掃描,後者能更準確地檢查肺部狀況。

可影響認知能力

肺腺癌分為四期,第一期腫瘤體積小且未轉移,第二期腫瘤變大,或有肺內淋巴轉移,第三期則有縱隔淋巴轉移,有可能侵蝕周圍器官,第四期癌細胞已通過血液轉移至其他部位,如腦部或骨頭,可能會造成骨痛、活動或認知能力受影響。不同期數的治療方案也有所不同,早期通常以手術為主,而晚期則可能需要化療、電療或標靶治療。

施俊健提醒,「肺腺癌愈初期發現,醫治成功機會愈高,若已到第四期已經有遠距離擴散,5年的存活期可能只有百分之十左右。」

adblk5
肺癌

肺癌可能與環境因素有關,空氣污染或廚房油煙等也會增加患癌風險。

治療新方向

近年來針對肺腺癌的治療方法不斷進步,標靶治療成為一大趨勢。這種治療專注於特定的基因突變,能夠更精準地控制腫瘤的增長。目前,愈來愈多罕見的基因已經有藥物可以幫助病人,提供個人化的治療方案。施俊健指出,「即使病人沒有適合的基因突變可用的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的發展方向也在加速,它利用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腫瘤,若成功,療效往往能持續更久。」

咳嗽兩周要求醫

預防肺癌的首要措施是避免吸煙,包括電子煙,並盡量避免吸入二手煙。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盡量使用蒸煮方式烹飪取代高溫煎炸方式,並在高風險工作中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如佩戴口罩,也能降低癌症風險。施俊健指,「若出現持續咳嗽超過兩星期、氣促、聲沙等肺癌的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檢查以確保健康。」

ADVERTISEMENT

立即關注👉 AM730 健康 Youtube Channel 健康事 HealthKeys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