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耀文和林家熙在《拼命三郎》首次合作。(吳康琦攝)
由譚耀文和林家熙(Locker)合演的電影《拼命三郎》在影業寒冬下公映,同時又遇上荷李活大片強攻,但無阻兩人不遺餘力宣傳,接受am730專訪。其實從落實開拍兩人已做足準備,譚耀文私約戲中兒子Locker談傾心,Locker在3星期內地獄式操肌,他更自爆因不滿表現,崩潰到幾乎哭出來。譚耀文就爆料被刪戲:「我喺橋底喊咗幾個鐘的獨腳戲,被導演剪走。」
林家熙獲讚夠穩陣
譚耀文和林家熙首次合作演父子,一段父子情感動不少人。原來作為前輩的譚耀文曾主動約林家熙培養感情,Locker笑言,「最有趣是我們不是傾劇本、電影,就像認識新朋友,問我怎樣入行、有甚麼興趣。」譚耀文續說:「問他點解突然在網絡紅起來,原來是我自己out,他已做了好幾年,慢慢掙扎上來。又問他點夠不夠錢養家,生活狀況,演舞台劇有冇人工,好似阿爸問個仔一樣。」他大讚Locker踏實,「他很穩陣,知道什麼是對和不對,不會輕佻或三分顏色上大紅,導演(陳大利)真的沒揀錯人。」
自律操練 演活拳手
林家熙透過試鏡被選上,對於角色因陳卓賢(Ian)辭演落在自己身上,Locker淡然道,「我跟Ian都是朋友,若問我會否不開心?我覺得想這些太無謂和浪費時間,因為我要在3個星期內操練泰拳、健身和調節飲食,準備健康的身體和心情。」當年首次擔正演拳手,他自言從沒試過如此規律地生活,「每朝7點起床去打拳,午飯要食烚雞烚菜,然後又要健身、跑步,還要睇劇本。最辛苦是拍戲時仍要盡量維持這規律,有時真的要拍十幾個鐘,所以都會逼他(譚耀文)陪我食烚雞。」問到是否最辛苦一次,他搖搖頭,「反而做《一個舞台上不能接受的吻》舞台劇時最辛苦,還有後來拍的《焚城》。」
除去味精 演得貼地
譚耀文在《拼命三郎》演的石三郎是過氣黑幫大佬,出獄後遇上疫情,努力適應重投社會。從影多年的他直言今次有難度,有別於以往類型片角色如黑幫、警官、反派或老師等,或多或少帶點「味精」作用,「今次佔90%戲份,要拿捏得很穩,不是要做很多事情,而是省略不去取悅觀眾,不要令角色偏差,令觀眾相信這角色貼地和真實存在。」
報喜不報憂
林家熙演石三郎的兒子,重遇出獄後的父親重新建立關係。現實生活中,林家熙自言讀書時跟父親無所不談,「每個星期都指定去某間餐廳食早餐,我會講學校生活、鍾意哪位女生,他甚至會教我追女仔。」不過入行後的Locker,變得報喜不報憂,「可能長大了,不想家人擔心,我搬開自己住,幾個月才能一齊吃飯,沒理由講不開心事,當然說開心事。」
累到崩潰又自責
談到最深刻的對手戲,譚耀文指是三郎甘願捱打為兒子贖罪,「拍了一晚通宵,已經好眼瞓,但這場戲好需要能量和感情,還要好傷心好投入去喊。」幸好譚耀文已有豐富經驗,即使體力較差,仍能逼出情緒來。不過,林家熙自爆,「其實我自覺表現很差,好不開心,但還要拍下一場喊戲,我要剖白對爸爸的感覺,大家開始準備轉場景,我仍坐在擂台上,問自己點解演得這樣差,有點想哭出來,於是就帶著這情緒去演下一場,演出那種累到崩潰,又怪責自己的沮喪心態。」入行10年,Locker直言多次因不滿表現而自己匿埋喊,「初入行時,有次我試鏡中途覺得演得不好,跟導演講自己真的演不到,然後就返屋企喊曾試過,要差不多兩個星期情緒才平伏。」
演戲如百子櫃執藥
譚耀文認為生活挫折,可成為日後演戲的養份,他半投訴大爆,「有一場戲培養了一晚,在橋底喊咗幾個鐘的獨腳戲,然後導演剪走。」作為演員,他直言是平常事,「可當作磨練,因你拍戲經歷過,好像練肌肉,會有記憶,若下次有機會做,這記憶很快就會跑出來,可能當你重戲份時,就靠這場戲食糊!」他認為就如百子櫃執藥,累積的不同情緒可作存檔,適時拿出來用,「存貨越多就越能拿捏不同情緒!」
試當真結束有衝擊
談到電影業寒冬,沒經歷過港產黃金年代的林家熙,自言性格樂觀,控制不了大環境,惟有自己去創造機會,例如他加入「試當真」也是疫情萌生的新嘗試,「沒有電影拍,我就演舞台劇,甚或用手機拍短片,又或者自己寫劇本,或自己拍片。」不過,他坦言試當真結束,難免有衝擊,「原來沒有試當真,我又少了一個平台,去帶快樂給觀眾,因為試當真的Locker就是帶快樂給觀眾,我很少拍喜劇,所以也會可惜。」
或轉做導演
56歲的譚耀文自言一把年紀,經歷高低起跌,才走得更踏實,「香港不斷受環境衝擊而轉變,都一樣會成功,如果冇戲拍,或者轉換崗位做導演,自己搵戲拍,我不相信會完全無電影。」他認為最重要是堅持,自我裝備,「從年青到現在,我都是追求一個境界,不是追求下部戲賺幾多錢,尤其當見到別人成功,更要問自己做到那境界嗎?未做到就繼續磨練自己。現在年輕人可能都focus社交媒體,這無疑是最直接又最快得到回報,但當機會愈少,更要裝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