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志偉(右)相信模型有助提升護士對傷口護理的興趣。(曾怡攝)
傷口處理不慎,輕則留疤,重則膿液入血引致敗血症,護士在傷口處理的手法絕不容小覷;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東區醫院)研發出三維仿真傷口模型,模型外形及顏色仿真度極高,若護士處理不當更會滲血或滲膿。新模型已應用於港島東醫院聯網開設的高級傷口證書課程,課程更是全港首次加入模擬傷口內視鏡診斷,及模擬傷口超聲波診斷,護士可透過模型學習使用相關儀器,更準確及精細診斷傷口情況。

模型仿真度極高。(曾怡攝)
東區醫院外科傷口及造口科顧問護師何志偉表示,傳統教學屬平板模型,除缺臨床真實感,亦欠互動及挑戰,他們團隊經兩年多的不斷研究及嘗試,終於成功研究出三維仿真傷口模型,這批模型上的傷口,大多是模擬一些複雜情況,如較嚴重的壓瘡或痛風,並會因應護士的處理手法作出相對反應,如處理不善便會滲血或滲膿,料有助加強護士的即時應變能力、技巧及認知,提升他們對傷口護理的興趣。
資深護師親手製作模型
要製作仿真度高的三維傷口模型,全憑外科傷口及造口科資深護師陳蔚茵一雙巧手,並利用公餘時間,製作出一個又一個逼真的模型。她指,製作出一個新模型需時數月,主因由矽膠倒模至替模型雕琢及上色,全由她一手包辦,但認為絕對值得。她表示,因傳統模型滿足不了教學需求,以往只能紙上談兵,但現在透過新模型,護士可學習更具難度的傷口處理,如傷口的引流及如何去除壞死皮膚組織。
何志偉補充指,新模型打破了傳統的學習框框,向不可能邁進;他又指有不少修畢課程的護士均反映,處理複雜傷口時更有信心。何志偉與陳蔚茵都希望未來能製作更多不同的傷口模型,提升課程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