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十大傑出青年昨揭盅,評審選出10名得獎者,包括3位現役及前香港隊運動員、3位文化藝術表演者、1位表達藝術治療師、1位專科醫生、1位執業資深會計師(立法會議員)及1位青年創業家(見表)。除港人熟悉的空手道世一劉慕裳、港足隊長門將葉鴻輝外,得獎者之一是把中國傳統樂器笙的技法融入至口琴演奏,創造出專屬中西融合風格的世界口琴冠軍李俊樂,他不僅在音樂造詣上表現出色,更把口琴融入到醫療復健,幫助無數新冠康復者。

十大傑出青年分別來自不同職業界別,包括演藝、康體、文化及藝術、專業工作及工商業等。(鍾式明攝)
李俊樂自6歲開始接觸口琴,即使已屢獲比賽冠軍,依然為了精進口琴技巧而不斷進修;為進一步取得技術上的突破,更向中國最頂尖的演奏家拜師學習口琴的始祖——中國傳統樂器笙,及後更將笙的技法及氣功呼吸法融入口琴演奏中,創出專屬的中西融合口琴風格;並發明出雙共鳴口琴,持續突破自己在口琴藝術中的造詣。他留意到醫院所用讓病人改善肺部功能的呼吸訓練器,與吹口琴的技巧相似,最終推出以口琴為新冠康復者及長者進行心肺運動的計劃,以「無痛復建」幫助了逾800名長者,讓他們透過吹奏口琴,在音樂療癒下重建心肺健康。
另一位當選者為2003年會考的十優狀元鄺文傑,他於大學畢業差不多十年後,從金融業毅然轉行成為表達藝術治療師,透過藝術助人面對情緒。不料數年前確診淋巴癌第四期,一度有感與死亡接近,自身亦出現了情緒病。他直言雖然自己身為治療師卻無法自我療癒,及後邀請前輩給予支援,才走出情緒低谷。正因曾切身感受過難以靠自己把自己拉起來的時刻,更能體會到治療師這個角色的重要。鄺文傑鼓勵陷入情緒低谷的同路人,「找一個人去幫自己絕對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若真的難以找到可信任的人,不妨尋找助人工作者去陪伴自己走過那一段低谷。
至於免疫及過敏科專科醫生李曦,則對罕見病,特別是研究遺傳性血管性口水腫(HAE)感興趣。面對醫學界亦認知匱乏的此等疾病,他選擇去積極追尋潛在病例,研究治療方法;推動香港建立首個免疫及過敏學專科訓練中心,並於醫院聯網發展免疫和過敏症專科服務,幫助原本無藥可治的嚴重免疫疾病患者。他直言本港於過敏科領域的意識不足,最大的問題是不少人對於過敏的標籤是錯的,過敏的病人者甚或連自己的需求可能也不太清楚,希望可以在這方面做更多,將世界各地一些對過敏很好的處理方法帶來香港。
劉慕裳:勇於挑戰便可成功
葉鴻輝:獎項屬於支持香港足球的人
獲嘉獎的兩位現役運動員為女子空手道個人形項目世界第一的劉慕裳,以及港足隊長葉鴻輝。劉慕裳自少醉心體育運動,2009年中學畢業後便投身為全職空手道運動員,代表香港出席國際賽事,屢獲獎牌;更於2020東京奧運會勇奪銅牌,現為女子個人型世界排名第一位,她認為克服恐懼、勇於挑戰終可成功。葉鴻輝是港足現時的首席門將,他曾在2009年東亞運動會中撲出關鍵一球,為香港贏得金牌。他代表港隊在國際A級賽上陣超過100次,早前亦帶領港足首次在啟德主場館出戰,於42,670名球迷的見證下擊敗印度。葉鴻輝稱,獎項屬於所有支持香港足球的人,寄望大家繼續支持,拼出香港人精神。
當選者亦包括現任會計界立法會議員黃俊碩,作為香港執業資深會計師的他,自16歲就加入醫療輔助隊擔任志願隊員,獲頒長期服務獎章,身處各個不同崗位,亦盡力貢獻社會。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自1970年開始舉辦「十大傑出青年選舉」,今年是第53屆選舉,獲選的十大傑出青年分別6男4女,而並非每年都有十名得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