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都戲院今日開幕65周年。(黃永佳攝)

65年前的今日、北角皇都戲院開幕,雖然戲院於去年底已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物,但文化企業「活現香港」估計,整幢大廈業權已被收購75%,與50年樓齡以上的樓宇,只要八成業權被收購,便可強拍的距離十分近,皇都面臨被清拆的威脅。該企業昨提「三贏」方案,建議將「通風廊」移至戲院上方,樓面面積不變下,卻可保留戲院,發展商租務回報或更多。
皇都戲院現址由戲院、住宅大廈及商場組成。因規劃署要求重建上址時,需熙和街方向延伸加上闊10米的通風廊,該企業行政總裁陳智遠(圓圖)預計,發展商慣常做法是拆卸戲院,而配合通風廊要求,只能興建兩幢大廈或一幢「凹」字型的大廈。他建議,將通風口移至戲院上方,發展商既可保留戲院,所建新建築物的樓面面積亦可維持不變。
地產分析師麥志樑根據估值推算,若保留戲院,並建一幢新22層樓高連4層停車場的大廈,月租收入達1,990萬元,成本需約20億元,但若清拆戲院重建兩座21層樓高連3層停車場,其月租收入1,970萬元,成本需約21億元。
陳智遠指出,建議是「三贏」方案,政府無需花費公帑,發展商亦可從中賺取更好的利潤及更具成本效益,又可保留皇都戲院這獨有的建築,並透過活化提供一個多用途的新空間,若獲保留可改作成室內運動場、供市民減壓及音樂活動的共享空間、又或改為美食市場、都市農場及可作共廚會堂或其他用途的多功能空間等。但他坦言,相關建議需先經城規會、規劃署同意及作公眾諮詢,才可實行。
皇都戲院屋頂設有拋物線型混凝土桁架,被國際保育組織指為全球獨一無二的設計,「活現香港」適逢皇都戲院65周年,於今日至本月26日在北角堡壘街18號Connecting Space舉辦「皇都有落!勁過六十五展」,以Lego重現皇都、利舞臺及油麻地戲院,同時展出4個建築團體對未來活化皇都的設計,希望可使大眾參與討論皇都發展保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