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
2018-10-16 06:00:00

抬價如炒黃牛 消委會促規管二手購票平台

分享:

不少演唱會門票一票難求,消費者若無法「搶飛」,往往會在網上二手購票平台購票。消委會檢視市面上3個相關平台,發現門票價格均較原價高,有門票甚至高逾40倍。消委會認為,平台的抬價情況有如「炒黃牛」,促請當局修例規管及引入實名制購票。

黃鳳嫺指,賣家在平台不斷推價,目的或是試探市場能力。(林俊源攝)

黃鳳嫺指,賣家在平台不斷推價,目的或是試探市場能力。(林俊源攝)

消委會以一個今年12月舉行的演唱會作實測,檢視「Stubhub」、「Ticketbuynow」及「Viagogo」3個出售二手門票平台的門票售價,結果發現標示的門票價格都較官方售價為高,其中標價最高的一張門票,原價1,000元,但有平台以4萬元出售,是原價的40倍。此外,部分原價相同、位置相若的門票,標價亦可相差10倍。
消委會又發現,這些平台在銷售過程中會不停彈出「只剩下少於1%的門票」、「剛剛有4人購買了這活動的門票」等語句,更會限定每次交易時間,並在當眼處倒數,催促消費者盡快下決定。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指,賣家不停推價以試探市場能力,或營造需求熾熱景象,形容情況就如賣樓,如樓價愈高,買家的搶貨心態便愈厲害。


除了門票較原價高,3個平台亦會收取不同數額的服務費及運費。當中以「Viagogo」收費最高,若一張門票以2,000元售出,買家需另外支付576元服務費。另外,部分平台雖列出客戶服務熱線或電郵,但當購票過程有問題,買賣雙方都聯絡不到客戶服務員;若門票寄失,3個平台均不保證買家可以取回款項。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陳錦榮表示,二手門票平台抬價售票行為與炒賣「黃牛」相若,但現時香港法例,對「黃牛」門票的規限,不適用於康文署管理的場地。消委會促請當局檢討並修訂有關法例,以消除相關灰色地帶,保障消費者利益。

adblk5


演出業協會回應指,訂立法例監管二手「炒飛網」,打擊「網絡黃牛」是刻不容緩。協會又批評「炒飛網」透過二手平台販賣黃牛票,甚至發放不實資料,操控市場及扭曲供求情況,加劇炒風。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