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衞生署社區牙科支援計劃月底推涵補牙剝牙,街症名額下月增近三成。(歐迪栢攝)
衞生署月底將推出「社區牙科支援計劃」,指定合資格人士每半年可申請接受資助牙科服務一次,包括口腔檢查、X光檢查和3個補牙或拔牙名額等,計劃由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在全港各區共提供77個服務點。另外,衞生署牙科街症服務下月1日起會增加派籌名額,整體增幅接近三成。
每180日可申請一次
前年《施政報告》提出,政府今年內會與非政府組織合作,為弱勢社群提供更多的牙科服務。衞生署本月26日起推出社區牙科支援計劃,透過與非政府組織合作,每年提供約4萬個服務名額。計劃會提供剝牙、止痛服務、口腔檢查、X光檢查,每次可治療的補牙或拔牙數目共3隻,每180日可申請一次。
計劃覆蓋的合資格人士,為持有香港身份證及醫健通戶口的長生津受惠人、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第二級共同付款級別受助者,以及在醫管局可獲醫療費用減免的病人等,其中長生津和長者照顧服務受助者在使用每個補牙或拔牙名額時,需要繳付各50元行政費。至於綜援受助者,他們本身已經符合資格向社會福利署申請較全面的牙科治療津貼,該計劃同時涵蓋鑲固定假牙、移除牙橋或牙冠等。
全港77個服務點3區僅各一
衞生署社區牙科服務高級牙科醫生王詠詩表示,計劃訂下180日的限制是希望可讓更多人用到計劃,又表示由於這項是新服務,衞生署會持續監察服務情況和使用量。她續說,大部分參與計劃的非政府組織牙科診所,都有依從目前社署的牙科資助金額收費,政府將按項目向對方提供相應資助金額。對於南區、北區和屯門區目前僅各有一個服務點,她承認分布受參與機構開設診所的位置局限,會審視服務量和需求再作調整。
9間牙科街症診所下月增名額
另外,衞生署9間牙科街症診所下月1日起會增加近三成服務名額,其中九龍城、觀塘和堅尼地城有節數達55個名額,預計全年會較現時的2萬名額增加4,000至6,000個。衞生署牙科服務主任顧問醫生許美賢解釋,衞生署牙醫人手過去一年有持續改善,新入職牙醫有超過65名,包括9名有限度註冊牙醫,在職牙醫實際人手比例亦由去年9月的69%增至現時的81%,因此可增加街症名額。她續說,屆時每年服務弱勢社群的牙科服務名額,連同街症及支援計劃可多達6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