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舞翩翩——樂齡舞動防跌計劃」向長者提供綜合舞蹈及動作治療訓練。
隨着音樂律動、翩翩起舞,對一般人而言可能非常簡單,但對一班老友記來說,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可能因怕跌不敢跳。但原來舞蹈是學習防跌技巧的重要工具!一班銀髮族由本來只是學舞鍛鍊身體、肌肉,預防跌倒,最終課程卻讓一群長者們找到跳舞的樂趣,更組成一隊防跌舞團翩翩起舞,登台演出。
(記者:陳穎琳/攝影:蘇文傑)

「銀髮翩翩」成員:(左起)王惠霞、曹笑心、胡秀好、鄔耀基。
感受音樂 躍動身體
75歲的鄔耀基與太太胡秀好是「銀髮翩翩」的成員,鄔生表示,一開始是因為太太常常「宅」在家中,不願意出社區;鄔生認為對健康不太好,加上太太患有高血壓,故推動太太一起參加防跌舞蹈班。鄔生表示,開始時自己反而感覺「麻麻地」,因舞蹈班多是女性,男性較少,惟上課後感覺身體變好,「身體柔軟了;腦筋也清晰了,身體亦健康了」。鄔太則表示,比起以往不愛活動的自己,在參與防跌舞蹈班後,腳步變得穩定,跟著音樂心情也會開心了,不會再很鬱悶了。

課程讓長者們找到跳舞的樂趣,組成防跌舞團。
常跌變得瘟沌 學懂預防站穩
另一學員,現年71歲的曹笑心表示,自己已達退休年紀,過去十年八年曾參加不同活動,「學了這麼多東西,最開心是跳舞。再加上治療師不斷提醒,教我們如何防跌,如何站得更穩。」60歲的王惠霞亦說,她以往很常跌倒,走幾步就會出現偏差,有時甚至會跌得整個人都「瘟瘟沌沌」,「年輕人很樂意教我們很多東西,我們很樂意學習。」她們均認為,把舞蹈與防跌技巧結合在一起對學習很有幫助。
「銀舞翩翩 ——樂齡舞動防跌計劃」是由社區文化發展中心推動,一個以舞蹈為基調的防跌項目,向長者提供綜合舞蹈及舞蹈動作治療訓練,提升其防跌能力和抗逆力,從而改善他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每節課堂由職業治療師針對防跌等體能訓練,融入防跌舞的訓練,提升長者的手腳協調能力,平衡力及肌肉力量,可有效增強其步行活動能力,並大大減低對跌倒的恐懼感。

美國註冊督導級舞蹈/動作治療師郭欣欣(左)。

(左起)黃偉鴻(ifung)及孫葆宜(Zoe)為計劃的義工舞蹈助理。
因害怕跌倒而再次跌倒
美國註冊督導級舞蹈/動作治療師郭欣欣指出,有國際文獻指出,長者跌倒的原因或與心理狀況有關,「學者發現一個叫做『害怕跌倒』的狀況,曾跌倒的人會恐懼而再次跌倒。」她補充,課程中的肌肉訓練均經過專業設計,使長者能在步行方面有改善,反應比以前快。
為了更精細地調整老友記舞步,課程找來舞者義工擔任計劃的舞蹈助理──孫葆宜(Zoe)及黃偉鴻(ifung)。黃偉鴻本是自由舞蹈者,他負責把舞步再分拆得更細緻,配上口訣陪長者練習,讓他們能更易記。他又稱,部分看似輕易的動作,對長者也有難度,「如舉手,長者或有肩周炎難以舉起,我們會立即調整、改良動作,令他們不會覺得做不到簡單動作而失落。」另外,孫葆宜表示,基於曾經跳芭蕾舞的經驗,認為身體的質素與柔軟度有莫大關係,「純粹是一些簡單的伸展動作,對長者已很有用,筋骨鬆一點,對日常生活也有幫助。」
「銀髮翩翩」舞團更獲邀於今年8月至9月在香港舉辦的共融舞蹈節中表演,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郭欣欣補充,未來希望給長者帶來更多的表演機會,將正面信息推廣給其他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