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2025-10-20 14:45:00

香港血友病會調查:患者關節出血不自知 預防性治療重拾正常生活

分享:
香港血友病會調查:患者關節出血不自知 預防性治療重拾正常生活

香港血友病會調查:患者關節出血不自知 預防性治療重拾正常生活

預防勝於治療雖是老生常談,卻也是恆久不變的道理。以遺傳性凝血障礙疾病血友病為例,中至重度的患者接受預防性治療後病情普遍得到改善,甚至可以重拾積極的生活,令患者身心愈趨健康。有病友和專科醫生均指出,接受預防性治療後更有效減少關節出血,可以實現「零差距」的人生。

血友病患者因體內缺乏某種凝血因子,容易反覆出血,大多數位於關節和肌肉組織。此外,病友也有機會容易瘀傷、流牙血等。病情屬於重度的病友(身體缺乏特定凝血因子,濃度是正常人的1%以下),甚至沒有受到任何碰撞也可引起出血。

 

​「保持距離」造成心理壓力

健康人士的凝血因子正常值應為多於40%;Donald血液中第八凝血因子水平僅1%至5%,為中度血友病患者。小時候常他因出血而無法行走,甚至大部分時間都在醫院度過,無法正常上學,令他社交生活大受影響,亦造成一定心理壓力。

隨著藥物的發展和普及,Donald接受了預防性治療,他形容終於可以嘗試「零差距」生活:「我現在每週只須注射一次長效凝血因子;配合一年做一次超聲波檢查,就可以好好控制病情。我可以去行山、去外地旅行,安心和人接觸,真的很開心。」

血友病人Donald接受了預防性治療,他形容可以嘗試「零差距」生活。

血友病人Donald接受了預防性治療,他形容可以嘗試「零差距」生活。

長效凝血因子提升治療依從性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王紹明醫生解釋,將血友病患者的凝血因子水平提升至輕度病情(水平達5%以上),可顯著降低出血風險。以往患者每週須注射兩至三次凝血因子,長效凝血因子面世後,可降至每週一次,大大提升患者的生活便利性與治療依從性;配合超聲波檢查,能更好地監測病情。

王醫生說:「超聲波是一種非入侵性且實時的檢測工具,能清晰觀察關節內部的組織損傷、滑膜情況、軟骨受損、炎症以至出血跡象,幫助醫生精準調整治療方案。」他又強調,透過超聲波,醫生能更早發現潛在問題,強化患者對預防性治療的依從性,從而更有效保護關節。

adblk5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王紹明醫生指出,超聲波幫助醫生精準調整治療方案。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王紹明醫生指出,超聲波幫助醫生精準調整治療方案。

病友會資助超聲波檢查

事實上,有不少血友病患者都忽略了超聲波檢查的重要性。有見及此,一直關注本港血友病狀況的香港血友病會,於2024年開始資助會員患者每年接受超聲波檢查。副主席Jason指出,在2022年該會進行的一個調查顯示,約有50%病友有兩個或以上需要特別關注的靶關節(target joint),這些關節因長期反覆出血而受損;2024年再對71名患者的426個關節進行超聲波檢查,發現52.8%患者關節評分量表呈陽性,即出現關節問題,以腳踝關節損傷最普遍,這表明許多患者可能在沒有明顯症狀的情況下,關節已出現損傷。另外一個關於參與運動的問卷當中,發現在使用藥物的情況下,有1%患者每年出血超過10次;3%每年出血5至6次,而53%患者每星期運動少於15分鐘,主要因為怕出血而避免運動。

Jason 表示:「有時初期出血,患者未必會即時察覺到,從而忽略了最後變成大出血。亦因為無定期作超聲波檢查,關節活動力愈來愈差,也就引申到關節痛及退化等問題,然後患者就會因為痛楚而避免運動。但做運動才可以鍛練肌肉來保護關節,這就是矛盾點。」

他表示有了超聲波檢查數據,物理治療師便可因應不同患者情況給予建議和協助。以Donald為例,物理治療師分析數據後便給他具體的改善步姿建議,他直言分別很大:「改善步姿後,我再不需要包紮腳踝作保護了,一直不知道細微的姿勢如此影響關節。」

本身是亦是重度血友病患者(血液中第八凝血因子水平少於1%)的Jason表示,除了藥物及定期監察外,加入病友會亦令自己鼓起勇氣踏出家門,希望以自己經歷鼓勵同路人。他指病友會經常舉辦各種活動加深病友連繫、同時增進大眾對血友病的認識,讓血友病患者活出精彩人生。

香港血友病會副主席Jason指出,調查發現很多患者沒有徵狀下關節出血。

香港血友病會副主席Jason指出,調查發現很多患者沒有徵狀下關節出血。

ADVERTISEMENT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