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2025-05-13 07:30:00

《地球夢工廠》第三集即將推出 本地農業與可持續食品:從田間到餐桌的綠色選擇

分享:

左起: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 學生事務總監及高級講師劉鋭業博士、「零剩研究所」及「日日有餘」共同創辦人覃必添先生、氣候工匠聯合創辦人梁珮儀女士。

《地球夢工廠》第三集於513日推出,主題聚焦「本地農業與可持續食品」,深入探討本地農業與有機食品的重要性。本集特別邀請了本地環保組織「零剩研究所」及「日日有餘」共同創辦人的代表覃必添先生擔任嘉賓,分享有機食品對消費者健康及環境的好處,並剖析本地農業在減少食物浪費及推動可持續食品消費模式中的作用。 

覃必添先生在節目中指出,本地農業不僅是食品供應的重要來源,還是推動環境保護與社區發展的關鍵力量。他強調,支持本地農業有助於減少食品從生產到運輸過程中的碳足跡,因為本地出產的食品不需要長途運輸,這不僅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還能確保食品更新鮮。此外,本地農業採用的小規模、多樣化種植方式,對促進生物多樣性和減少土地資源的過度開發尤為重要。覃必添先生還指出,購買本地農產品能直接支持小農戶的生計,促進社區經濟發展,讓消費者的每一次選擇,都成為對本地經濟和環境的正向支持。 

adblk5

有機食品的益處是本集的另一重點。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人選擇有機食品,而覃必添先生將深入探討其對健康與環境的雙重益處。他解釋道,有機食品不含化學農藥、化肥及人工添加劑,能降低人體吸收有害物質的風險。此外,有機農業不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可有效減少土壤污染,保護水資源,並促進生態系統的平衡。節目還將展示香港有機農場的實踐案例,說明如何建立「從田間到餐桌」的可持續食品供應鏈,並介紹消費者如何參與其中,例如購買本地有機蔬果,或支持社區支持農業計劃。 

adblk6

食物浪費問題也是本集的重要議題之一。據統計,香港每年約有 100 萬噸,即 是平均每日有每日約有三千噸廚餘進入堆填區,對環境造成重大負擔。覃必添先生分享「零剩研究所」在減少食物浪費方面的創新實踐,例如廚餘回收和剩食再造,將原本被丟棄的食品轉化為新的資源。他還會探討如何從消費端降低浪費,例如合理規劃購物清單、妥善儲存食材,以及將剩餘食物創造成新菜式。這些實用建議將幫助觀眾從日常生活中實現減少浪費的目標,並支持可持續的食品消費模式。 

adblk7

此外,節目介紹香港都市農業的發展,展示如何在高度城市化的環境中推動本地農業。香港的天台農場和社區花園是都市農業的一部分,這些空間不僅提供新鮮食材,還促進了社區交流與城市綠化。覃必添先生探討社區參與的重要性,並啟發觀眾思考如何加深個人與食物的連結,例如了解附近有什麼有機食品的零售店、當地農場盛產什麼蔬果等認識食物及社區 

節目最後將為觀眾提供具體的行動建議,幫助他們支持本地農業並選擇可持續食品。製作團隊希望通過這些建議,啟發觀眾從自身做起,為推動香港本地農業及可持續食品的發展作出貢獻。 

adblk8

第三集以粵語播出,片長約 20 30 分鐘,並以每周更新的方式推出。《地球夢工廠》致力於成為一個分享環保知識與啟發行動的平台,讓更多人參與到綠色未來的建設中。  最後,梁樂燊同學亦為是次YouTube頻道《地球夢工廠》提供豐富的資料。立即訂閱《地球夢工廠》,與我們一起探索本地農業與可持續食品的無限可能!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