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學生事務總監及高級講師劉鋭業博士、Redress循環時尚項目高級主任劉小喬女士、氣候工匠聯合創辦人梁珮儀女士
繼首集成功聚焦世界地球日後,YouTube 頻道《地球夢工廠》於5月6日推出第二集,主題為「循環時尚的未來」。本集邀請到一家扎根於香港、專注於亞洲的環保非政府組織Redress循環時尚項目高級主任劉小喬女士作為嘉賓,帶領觀眾深入了解循環時尚的理念,並探討時尚產業如何從傳統的「拿取、製造、丟棄」模式,轉型為更加可持續的循環模式。同時,劉小喬女士亦會剖析二手服裝業面臨的挑戰,以及一些創新的解決方案,並分享如何通過學生活動和社區參與,推廣可持續時尚的理念。
時尚產業一直被認為是最污染的行業之一,而快時尚模式則是這個問題的主要製造者。劉小喬女士在節目中指出,衣物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導致全球平均每一秒便有一輛垃圾車的紡織品被焚化或送到堆填區,對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香港本地的情況亦不容樂觀,每日約有 402 噸的紡織廢料被送往堆填區。此外,衣物的供應鏈涉及大量的水資源浪費和高碳排放,從原料採集到生產的過程對環境的破壞尤為嚴重。這一集將幫助觀眾重新審視時尚消費習慣對環境的影響,並加深對循環時尚必要性的認識。
循環時尚的核心理念是延長衣物的生命週期,以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劉小喬女士在節目中分享 Redress 如何通過舊衣回收計劃,將衣物轉售,捐贈給本地慈善機構及降級再造,賦予衣物第二生命。此外,節目還展示一些創意改造舊衣的成功案例,例如將舊衣重新設計成時尚單品,賦予它們全新的生命力。劉小喬女士亦會探討二手服裝市場的潛力,展示如何通過支持二手服裝店或參與衣物交換活動,不僅減少浪費,還能讓消費者享受獨特的個性化穿搭體驗。
年輕人在推動循環時尚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本集展示如何通過學生活動和社區參與,將可持續時尚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劉小喬女士會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例如由學生舉辦的小型二手衣物店和衣物交換市集,這些活動不僅教育了公眾,也為參與者提供了實踐循環時尚的機會。同時,節目還將討論如何打破大眾對二手衣物的刻板印象,讓更多人接受可持續時尚,並將其推廣成為潮流文化的一部分。
儘管循環時尚的發展潛力巨大,但在實踐中仍然面臨著不少挑戰。例如,混合材質的衣物在回收過程中會增加難度,而高昂的清洗和分類成本也是一大障礙。此外,消費者對二手衣物的偏見,例如認為它們不衛生或不夠時尚,亦是推動循環時尚需要克服的一大問題。
節目最後將為觀眾提供一些實用建議,幫助他們將循環時尚融入日常生活。劉小喬女士提出,支持二手市場是減少浪費的有效方法,例如購買二手衣物或參加衣物交換活動。此外,選擇減少購買衣物及購買質素良好的衣物,或學習延長衣物壽命的技巧,例如修補破損衣物或進行 DIY 改造,也都是實現循環時尚的重要步驟。節目希望傳遞一個信息: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選擇,推動時尚產業向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為地球的未來帶來積極改變。
《地球夢工廠》的製作團隊表示,循環時尚不僅是一種環保理念,更是一種對未來生活方式的全新思考。它讓我們重新審視時尚的意義,並通過創意賦予舊物新的價值,從而讓可持續發展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節目希望每一位觀眾都能意識到,自己在時尚消費中的選擇不僅影響個人的生活方式,更關乎地球的未來。
第二集《循環時尚的未來》將以粵語播出,片長約 20 至 30 分鐘,並以每周更新的形式推出。這個頻道不僅是一個分享環保知識的平台,更是一個啟發行動的起點。立即訂閱《地球夢工廠》頻道,與我們一起攜手探索綠色未來,從今天開始實現改變!最後,梁樂燊同學亦為是次YouTube頻道《地球夢工廠》提供豐富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