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4-05-26 16:30:05

月經量多、出血時間長患「子宮息肉」 新式手術精準切除防不孕

分享:
子宮息肉

子宮息肉好發於育齡女性,約20至50歲左右。發生原因推測為雌激素曝露相關,身材肥胖、多囊性卵巢或是補充過多雌激素藥物的女性風險較高。

30歲的李小姐,因為月經量多及出血時間過長,至婦產科求診,經過內診以及超聲波檢查後,發現子宮腔內有息肉生長。

Ad Block

子宮息肉好發2050歲女性 多與雌激素曝露有關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主治醫生鍾凱丞指出,子宮息肉好發於育齡女性,約2050歲左右。發生原因推測為雌激素曝露相關,身材肥胖、多囊性卵巢或是補充過多雌激素藥物的女性風險較高。

若息肉生長於子宮頸口,可以透過內診檢查到;但若是生長於子宮腔內,則需要透過超聲波或是子宮鏡確認。

Ad Block
子宮息肉

若息肉生長於子宮頸口,可以透過內診檢查到;但若是生長於子宮腔內,則需要透過超聲波或是子宮鏡確認。

息肉造成症狀 建議手術切除

大部分的息肉為良性,沒有症狀的話可以考慮定期追蹤即可;但是當息肉造成症狀,如經血量過多、出血時間過長、非月經期間出血、停經後出血或影響懷孕等情形,則建議手術切除,除了緩解症狀以外,也可以透過病理檢查確認息肉的良惡性。

Ad Block

切除息肉手術分3 新式冷刀切除

鍾凱丞說明,切除息肉的手術可分為傳統的子宮內膜刮搔術,後來發展出透過子宮鏡的電燒刀,以及新式的冷刀切除。子宮內膜刮搔術無法在鏡頭下看著病灶處理,所以在刮除息肉時也容易一併造成周圍的內膜受傷,因而較容易產生術後黏連的現象;子宮腔內的粘連可能會造成經血排出不順,或是著床不易而難以懷孕。

後續發展出子宮鏡手術後,醫生可以透過鏡頭準確地看著病灶進行切除,避免不必要的損傷。但是因為電燒的過程仍會產生熱能擴散效應,鄰近息肉的內膜仍可能因為燒灼造成手術後的黏連。

新式的子宮鏡冷刀息肉切除是在鏡頭下對準病灶,透過高速旋轉的刀片將息肉切割、絞碎後,配合抽吸管直接將組織吸出子宮腔,不需要器械反覆進出子宮,減少手術時間。過程中沒有經過電燒,降低手術後黏連風險,保有較高的手術懷孕機率。

Ad Block
運動

平常可以培養規律運動習慣,飲食上避免過多油炸、刺激性的食物,也減少攝取含有雌激素的食物。

定期追蹤防復發 日常飲食要注意

鍾凱丞表示,在息肉切除手術後仍需定期追蹤超聲波,以確定息肉是否有復發。平常可以培養規律運動習慣,飲食上避免過多油炸、刺激性的食物,也減少攝取含有雌激素的食物。若有發生不正常的經期出血或是受孕困難的狀況,建議與婦產科醫生諮詢檢查,即時處理。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