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4-05-17 18:30:23

精準治療提高戰勝EGFR肺癌機率!三大關鍵有望提升治愈機會

分享:
肺癌

黃彥翔醫生表示,肺癌症狀包括久咳不愈、胸悶胸痛、呼吸困難、體重下降、不明原因食欲不振等。

近年精準醫療成為趨勢,肺癌的治療需依照標靶基因的有無制訂方針。以常見的肺腺癌為例,40%55%的亞洲患者有EGFR基因突變,術後復發率高,其中68%的病人復發是遠端轉移!台中榮總胸腔內科主治醫生黃彥翔表示,早期肺癌帶有EGFR基因突變的病人,手術後搭配化療或標靶藥物治療,可以降低復發率與提升存活率,增加治愈肺癌的機會。呼籲高風險族群及早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有助早期發現肺癌,盡早接受治療,提升存活率。

Ad Block

早期無明顯症狀 LDCT篩檢助揪出病灶

黃彥翔醫生表示,肺癌症狀包括久咳不愈、胸悶胸痛、呼吸困難、體重下降、不明原因食欲不振等。然而,早期肺癌無明顯症狀,等到有症狀才就醫,通常已進入第三、四期病程。

想要早期診斷出肺癌,現在具國際實證的篩檢工具是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高風險族群如有肺癌家族史者、重度吸煙者,應每2年接受1次肺癌篩檢。另外亞洲人特別是女性,不吸煙卻罹患肺癌的比例也相當高,不可不慎。高風險族群包含:

  • 具肺癌家族史:5074歲男性或4574歲女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
  • 重度吸煙者:5074歲且吸煙史達30/年以上,戒煙未達15年之重度吸煙者。

一般胸部X光片是單一2D影像,若腫瘤被心臟或是骨頭等器官擋住,會增加判讀困難度,且病灶通常須大於1公分才能被X光片偵測到,此時的腫瘤可能已非早期肺癌;LDCT可將肺部細切成多張影像,並根據不同角度的成像減少死角的產生,也能發現小於1公分的病灶。根據研究顯示,透過LDCT提早發現肺癌,可以降低20%的死亡率。

 

攻克肺癌 三大關鍵有望提升治愈機會

  • 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
  • EGFR基因檢測
  • 手術切除腫瘤+藥物治療
Ad Block
肺癌

易復發怎麼辦?術後治療有望降低風險

黃彥翔醫生表示,早期肺癌治療方式主要以開刀切除腫瘤為主,臨床上會依患者開完刀後的腫瘤大小、侵犯到淋巴結的狀況,以及是否有特殊標靶基因表現,來做整體評估,判斷術後是否須搭配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患者可與醫生充分討論,決定最適合的治療策略。

他進一步說明,早期肺癌從第13期的復發比例大約為30%80%,根據不同的期別或不同的文獻,比例略有不同,顯示整體復發的比例頗高。其中有標靶基因的病人相較沒有標靶基因的病人,術後復發率較高,早年沒有良好的藥物能處理,病人預後比較差。好在近十年來陸續有標靶藥物問世,肺癌復發後有新藥物可以使用。

術後標靶治療是根據術前切片檢體或後術後腫瘤切除檢體的基因檢測結果,找出後續對應的標靶藥物。根據最新的國際研究,帶有EGFR基因突變的早期肺癌患者,手術後接續化學治療、標靶藥物,有望降低疾病復發率和提升病人的存活率。

「醫生,長時間使用標靶藥物會不會有副作用?」黃彥翔醫生提醒,患者服用標靶藥物初期,應每個月覆診讓醫生評估狀況,常見的副作用如皮膚炎、甲溝炎、腹瀉、口角炎,都是可以處理的,只要及早發現,就能用適切的藥物控制。也建議定期檢查心臟功能,基本上需要停藥的危急狀況非常少,患者若服藥後出現新症狀皆可向醫生反應,大部分病人都可持續療程。另外,病人在家也可自行作好日常照護,以最常見的皮膚炎為例,只要做足基本的防曬、塗保濕乳液,都可讓皮膚獲得比較好的照顧。

黃彥翔醫生稱,作為醫生的角色就是希望盡早幫病人做治療,呼籲吸煙者或是有家族史者,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及早治療,增加治愈的機會。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