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4-05-24 04:30:51
日報

日本醫藥開發公司落戶港深創科園 研iPS細胞科技作個人化精準醫療

分享:
港深創科園

港深創科園第1A批次的2座「濕實驗室」大樓及1座人才公寓將於今年底至明年初陸續落成。

幹細胞療法是今後治療的重要方向之一。有日本公司運用技術,將特定的幹細胞轉化成全能性的幹細胞,在適當條件下,可按病患者需要,再分化成為任何細胞、組織或器官,作個人化的精準醫療;該公司計劃在數年內於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設立首個海外技術據點。

器官移植須配對白血球的血型,但白血球有6千多種血型,難尋完美匹配的臟器,導致病人於移植後需服用抗排斥的藥物。日本醫藥開發公司I’rom Limited主席及行政總裁森豐隆介紹,通過最新技術,從客戶血液內抽出幹細胞、再加入誘導因子後,經約1個月的培養和分化,便可轉換成人工誘導的特殊幹細胞(iPS細胞)。之後可長期保存在液態氮內,待有需要時才再分化成客戶身體所需要的細胞、組織或器官,讓客戶可針對性地「調節或補充」身體所需、治療疾病,達致個人化的精準醫療。

Ad Block

他稱,iPS細胞屬客戶自體細胞,「返回」身體後不會排斥,也毋須面對胚胎細胞的倫理問題;盼技術未來可應用到腦科、眼科、腫瘤、血液等疾病的治療。他補充指,iPS細胞需從本人血液中取出幹細胞,並僅供自身使用,成本會較昂貴,料初期只有部分人能受惠,但「大概每幾萬人就有一個人的白血球屬不在表面表達抗原」,以其細胞培植出的iPS細胞,可適用於所有人,只要篩選到這一類志願者,大規模培植便能降低成本。他坦言距離iPS細胞能真正臨床應用尚有約3至5年,公司現階段正利用技術,為客戶專製適合的化妝品和保健品,提高皮膚細胞新陳代謝,達致美白及年輕化效果,讓新技術盡早惠及大眾。

Ad Block
醫藥

(左起)阿斯利康中國香港及澳門總經理吳珊、港深創科園行政總裁馬惟善、I’rom 主席及行政總裁森豐隆、I’rom 營運長朱亞峰。 (陳詠琳攝)

香港地理位置優越 匯聚人才

I’rom Limited計劃開拓東南亞和內地市場,並以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港深創科園)作首個海外技術據點,預計會建立細胞庫、儲存細胞,及在過程中研究技術應用,包括如何針對人群和遺傳背景、分化出質量最好的器官或組織等。森豐隆指,海外客人不能將血液或細胞直接運輸到日本,而香港的地理位置接近中國內地,便利內地及香港客戶即場抽血;香港又是國際金融中心,匯聚全球人才,方便向世界各地進行技術或商品推廣,故選擇於香港設立海外技術據點。

Ad Block

他續指,創科園聚集人工智能、醫療等各方面產業的公司,盼能利用大環境,與其他公司橫向合作,進一步發展技術及其應用,如運用人工智能,將細胞加工車間全自動化、和協助分析細胞特徵等。森豐隆表示,日本總公司現正進行香港新據點的建築、工程設計等,並開始準備資金,預計投資20億至30億港元。預料落戶後將花半年至1年裝修細胞處理中心,再開始建庫、保存細胞,其後為客戶專製個人化的化妝品。

阿斯利康和黃醫藥落戶港深創科園

包括I’rom、阿斯利康、和黃醫藥等59間企業或機構,上月與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公司簽署備忘錄成為合作夥伴。港深創科園行政總裁馬惟善認為,除物資流、資金流、數據流、人才流等跨境政策外,落戶的公司也看重「一區兩園」的創科園能讓它們利用本地頂尖基礎科研人員,並借助大灣區的市場、生產力、人才等;此外,香港的生活環境與西方社會相對類似,有助它們吸引海外人才。

Ad Block

他又透露,第1A批次的2座「濕實驗室」大樓及1座人才公寓將於今年底至明年初陸續落成,提供33萬方呎樓面面積,因濕實驗室最適宜進行生命科技,相關公司相對較多;為助發展生態圈,未來會與更多海外大學、產業總會、認證團體,以及提供法律、會計、顧問等專業服務的企業對接,盼今年內能與第二批夥伴簽署備忘錄。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