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8-03-22 06:00:00

知識魅力

分享:

有人說,霍金的《時間簡史》,是歷史上最多人擁有、最少人看懂的科普書。「最多人擁有」,有數字為證:該書登上倫敦《星期日時報》暢銷榜共237周;它被翻譯成40種語言,銷售量超過一千萬本。

至於說它「最少人看懂」,也不是沒有道理。書中涉及的科學知識,十分深奧。在短短二百多頁的文字裏,霍金向讀者介紹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基本理論,以及物理學、天文學和宇宙學在上世紀的重大發現和發展。像「四維時—空」、「重力場」、「黑洞」、「量子」、「測不準原理」、「普朗克常數」、「基本粒子」、「自旋」、「泡利不相容原理」等名詞,對一般人來說,一定十分陌生;這些概念的說明,在書裏各只佔了數行文字。
 

不管霍金有多深厚通透的理論根底、多巧妙的「深入淺出」的解說能力,絕大多數沒有修過大學物理學的讀者,憑書中簡略的說明,根本不可能真正明白那許多完全脫離了我們對現實世界的直觀認知的抽象概念;對書中給宇宙的描述,最多只能得到一個模糊的印象:例如「空間和時間不是絕對的」,「宇宙由大爆炸產生」,「宇宙在不斷膨脹」,「物質可以是粒子同時也是波」等等,但這些陳述到底有甚麼意義?它們和我們的現實世界有甚麼關係?恐怕沒有多少人能說得出。

然而,還是有這許多人給這本難懂的書吸引了,為甚麼呢?霍金在該書1996年版的序言裏說,《時間簡史》的暢銷,說明人們對「我們是怎樣來的?」以及「為甚麼宇宙是這個樣子?」等大問題,有著廣泛的興趣。他在書中說,探討這些「大問題」,未必可以給人類帶來甚麼實際的利益;可是,自有文明以來,人類一直不甘心於把客觀事物當作毫無關連的、不可解釋的現象,一直要尋求事物背後的規律。人類這求知的慾望已是足夠的理由,催使我們去不斷探索,要找出對宇宙一切事物的完整解釋。

讀完《時間簡史》,可能並不覺得從中找到了「我們是怎樣來的?」以及「為甚麼宇宙是這個樣子?」等問題的答案;但對於霍金為甚麼願意窮一生的精力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應該頗有體會。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