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發現腎結石,便應作出治療。即使結石仍小,未有任何症狀,患者也須加強觀察防範,以免出現突發性的劇痛或產生後遺症。
小於5毫米的腎結石,九成可從尿液自行排出,因此可以採用保守治療,即:
1. 多喝水,每天三公升以上;
2. 多運動,例如打籃球等有跳躍動作的運動;
3. 不要忍尿;
4. 定期追蹤結石狀況。
希望藉此讓結石自然排出體外。
偶爾有些結石雖小,卻造成患者的輸尿管阻塞與劇痛,在這情況下,可以採用「藥物排石治療」,使用止痛劑,以及平滑肌解痙劑或α受體阻滯劑,使輸尿管擴張,加速結石排出。
直徑介乎5毫米到20毫米的腎結石,可以採用「體外震波碎石術」,在病人體外放置一部機器,釋放震波,把結石震碎至芝麻般細小,讓它們跟隨尿液自然排出體外。但這項手術不適用於:
- 懷孕患者;
- 太硬的結石,例如胱胺酸結石;
- 有併發感染風險的人士,因為結石震碎後,細菌容易滋生;
- 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
而且在碎石的過程中,有7%患者會出現腎臟損傷、出血情況,導致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