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門十三針,源自藥王孫思邈孫真人。筆者在學時期已曾聽說此門針法,主要用來治療癲、狂、癎症。癲症以精神抑鬱,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語無倫次,靜而多喜為特徵;狂症以精神亢奮,喧擾不寧,躁妄打罵,動而多怒為特徵。癎症則屬於發作性神志異常的疾患。發作性精神恍惚,甚至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口中如作豬羊叫聲,移時甦醒。癲狂,類似現代的躁鬱症,癲屬躁鬱時鬱的階段,而狂則屬於躁時。癎症類似癲癎病,抽搐,俗稱發羊吊。
鬼門十三針,現今學院教學,主要用來治療精神情緒問題,與鬼無關。
古代中醫,與道家法科師傅關係密切,醫卜星相同出一轍,因此古時許多醫家同時亦懂得祝由科,除了用針藥、氣功,更會用符咒進行驅邪治病。而鬼門十三針,就是其中一套能在人體身上封堵穴道,驅散鬼邪之針法。
值得一提,鬼門十三針所用的十三鬼穴,有大部分都為平日醫家常用穴位,包括鬼宮穴(人中穴)、鬼心穴(大陵穴)、鬼路穴(申脈穴)、鬼窟穴(勞宮穴)、鬼臣穴(曲池穴)等等,都是常用寧心安神,鎮心除煩、清熱解表的穴位,用以治療失眠、心緒不寧等。而此類穴位能否有效對付靈界朋友,似乎要法科專門的才會知道。
醫卜分家,現代發展將中醫和祝由玄學法科分家,中醫專注治理身心疾病,身心以外的情況,就看個人信仰決定。
當然,以筆者角度,我們強烈建議任何情況和疾患,應先從正途求診求醫,先處理醫療能夠處理的部分,不容錯失救治時機。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胡凱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