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8-22 04:30:51
日報

中醫治療蛇串瘡後遺疼痛

分享:
蛇串瘡後遺疼痛

中醫治療蛇串瘡後遺疼痛

蛇串瘡是臨床常見疾病,又稱為「生蛇」、「纏腰火丹」等,皮膚表現為簇狀紅疹、水泡,伴有疼痛、瘙癢。有些病人在水泡好轉後仍然會感到疼痛沒有緩解,呈現電擊痛、燒灼痛、刺痛等,陣發性發作,甚至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中醫認為蛇串瘡後遺疼痛屬於虛實夾雜,虛是正氣不足,實是餘邪未除,餘邪有多種,每人也不盡相同,多表現為濕、熱、痰、瘀等。正氣不足導致祛邪無力,餘邪殘留,內阻氣機,正常運行受阻導致不通則痛。雖然均是蛇串瘡後遺疼痛,但治療可能會有差別,這就是中醫所稱的同病異治。在中醫治療的時候要辨證論治,根據具體證型靈活用藥。

針灸治療蛇串瘡後遺疼痛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針灸治療也要辨證論治,選用穴位和使用手法時既要調護正氣,又要祛邪。因蛇串瘡多表現在皮膚,雖然皮膚外表水泡消失,但餘邪殘留部位仍較表淺。可以加用針刺拔罐的方法在病邪所在部位治療,使邪去正安,疼痛得以緩解。

患有蛇串瘡的病人不要熬夜,平時注意飲食調護,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海鮮羊肉等發物。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助理教授周忠亮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