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上映兩個月,收18億人民幣票房的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在香港上映兩星期收70萬。對一般香港觀眾來說,入場意欲未必很大,因為感覺像教育電視,學校包場觀賞反而夠實際。
但如果你有緣入場觀看,定必不會失望而回。電影的畫很超班,人物的身形像《史力加》那種身長腳短比例,增添漫畫感。但卻著重人物肌肉線條,兩位男主角高適與李白,身形也像韓星般健碩,胸肌線條尤其明顯。看得出電影對美術方面有一定追求,令觀眾看得舒服。李白的五官,有些笑容甚至畫得像韓星崔始源一般迷人,不禁驚訝起來。
糅合魔幻色彩引人入勝
故事大概是關於安史之亂,是否史實之全部現在已經無從證實,但在觀映方面,接近3小時的電影是一次豐富的旅程。主要以高適作為第一身敍事人物,他道出與李白之間的一段兄弟情,二人由年少時莽撞打鬥開始相知相惜,從年少氣盛談到白髮蒼蒼之時,道盡長安的變遷,還有二人的關係親疏之時。電影用了相當高明之方法,由年老的高適道出他與李白的故事,高適是一位忠直之人,每每做事有板有眼,相當認真,是徹頭徹尾的一名悶蛋。他與李白的豪邁奔放、不拘小節,個性迥異,卻相映成趣。就因為二人有著南轅北轍的個性,才有特別的化學作用產生。
電影中的詩詞不絕,時唱時吟,勾起了求學時期的中文課堂回憶。李白的詩確是印象最深刻,而「將進酒」的一幕,也是全片最精彩的一場戲,有時甚至令人懷疑是在看《權力遊戲》追龍奔月的景況,充滿魔幻色彩。未入場前,實在難以想像一部關於詩人的電影,竟然會拍得像魔幻動作片一般,個個都功夫了得,人人都有一身好武功。

唐代詩人交友會
戲中出現的詩人眾多,除了高適與李白之外,還有孩童時期已經出現的杜甫,還有王維、常建、岑參等詩人聚首一堂,感覺像當年看活地亞倫的《情迷午夜巴黎》般,看著二十年代的所有文人,在同一間酒吧內相聚,互相交流創作心得及價值觀。這次就是長安版的文人交流,畫面確是令人感到難得及震撼,從前看著課本的時候分開唸的每首詩,現時竟在銀幕上,看著他們的關係交錯,實在有趣。喜愛唐詩的朋友絕對值得入場觀看,帶長輩入場,相信他們亦會很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