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級的作品,不求有人突破,只望有人傳承。寇比力克在《2001太空漫遊》中的視野和遠見均令人拜服,能於六十年代創作出跨越時空、探索貪婪慾望及道出科技帶來毀滅的電影,遠見之高至今無人能及。近日基斯杜化路蘭的《星際啟示錄》令人議論紛紛,因兩部作品話題看似相近,同樣展示導演的遠見,於是大家開始討論,到底誰是真正的大師?有人激動地認為,寇比力克的大師地位,不能與後人相提並論。的確如此,因為兩人傳遞的訊息有別。
每個時代都有該世代的大師,視乎社會狀況而造就英雄,有人認為寇比力克的遠見,是路蘭望塵莫及的,亦有人認為路蘭在戲中將愛的力量神化。或許是不同時代造就不同作品。無可厚非,寇比力克的遠見至今無人能及,路蘭在新片中亦有多處是向他致敬的,我敢說,如果沒有《2001太空漫遊》就不會有《星際啟示錄》。每個時代的人都有當下需要跨越的挑戰,數十年前,發掘出人類陰暗面及帶出科技將會如何危害人類,都是極具前瞻性的,再加上其遠見及對宇宙的探索、時空超越,令凡人臣服於寇比力克的構思;時至今日,仍無人能及他的遠見,所有創新的意念都被他拍出來了,惟有發掘一些尚未觸及的意念。路蘭借宇宙探索之名,以宣揚愛的力量為實,從宏觀中跌入微觀,實則卻是個大到我們尚未觸及的世界。
很多人嗤之以鼻認為,搞場大龍鳳就是說「愛」,但「愛」與「科學」同樣未被世人理解,何以人類窮畢生精力、耗資億萬研究科學就是偉大,以相同資源探索愛卻是卑微?路蘭的遠見已超越一切物理法則,他認為愛才是令人擁有未來的能量,能夠超越第四次元時間所限的是愛,因此第五次元就是愛。「愛與人性」不夠宏觀?那是超越凡塵的精神啊。你以為對它理解透徹?它很簡單?容易操控?不,這都是我們窮盡畢生亦難以理解的事,但我們依然能夠選擇相信。《星際》為人帶來希望,承傳了太空漫遊的遠見,再將消極殘酷抹走。路蘭明白我們身於末世需要希望,繼續殘酷批判,無法令社會有更好未來。
請不要再將兩人作比較,反正遠見與宏觀、前瞻性都被寇比力克說穿了,再重複又有何用?寇比力克已離世多年,路蘭才是仍然活著的一個,未來他能創造更多未知的作品。幹嘛要讓過去的經典成為未來的絆腳石?讓有潛力的人將永恆經典發揚光大,再注入現世代所需的能量,不是更有希望嗎?難得這世代還有具人性化及前瞻性的導演,能說服投資者耗資億萬,透過探索科學宇宙奧秘宣揚愛,真的不感動、不拜服嗎?這才是「跨越不可能」的基石。
心雨-從事電影宣傳工作。愛電影、愛生活。一直醉生夢死於光映之間,只求長醉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