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5-07-02 04:29:34
日報

《器子》 為營造暴力復仇 將邏輯都忘掉

分享:
《器子》

台灣電影《器子》是一齣難以令人理解的電影,它由台灣導演簡學彬自編自導,張孝全、李沐、婁峻項等主演。

故事講述台灣的販賣器官集團,張孝全飾演的張其茂,在女兒3個月大時被盜走,久尋不獲,妻子因為內疚,最終自殺死去。張再被陷害謀殺護士,入獄17年,出獄後他展開調查,尋找真相,並展開一場場復仇大計。

為甚麼《器子》令人大惑不解?要寫盜取人體器官作販賣,但故事背景在台灣發生,本來就是天馬行空。導演承認,這故事完全是杜撰的,它沒有以真實事件作藍本。在今天,社會上販賣人體器官是有發生的,但不在台灣。更大的問題是,簡學彬似乎想拍一個類似《原罪犯》的故事:主角無辜被困十多年,出獄後,他找出背後離奇的真相,開始展開大型的復仇計劃。

可惜的是,導演一邊故作文藝的分章分節,以「無罪」、「認罪」等作包裝,但《器子》有時為了寫主角坐了多年冤獄,為了復仇,對曾加害他的仇人施以暴力,極力炮製血腥場面,但故事根本完全犯駁不通。甚至在處理上,有幾幕緊張場面竟然令觀眾失笑,認真失敗。

《器子》
《器子》
《器子》

反派替女兒換心臟一等17年

《器子》故事由17年前開始講起,寫張其茂是一個孤兒院棒球教練,家有嬌妻,前段故事寫他與孤兒院的男童們感情很好,但有天當女兒出生後,妻子將她帶到公園時被盜走,差不多同時,孤兒院也發生事故。院長因為與院童衝突,其中一名孩童因為衝動,將院長擊倒,似乎不行了。此時鏡頭一轉,並沒有交代張怎樣處理。而失去女兒的妻子,因為內疚,在家中割脈自殺。不久,張因為懷疑醫院護士與女兒失蹤有關,尾隨她到醫院,但到了天台,卻發現她墮樓了,因為張人在現場,馬上被懷疑就是凶手。鏡頭還交代了他本不認罪,但被警察用刑,屈打成招。幾件人間大悲劇同時發生在主角身上,這部分的故事,堪比粵語長片或台灣八點檔電視劇。

adblk6

單單就屈打成招一幕,警察先將他打個半死,他都不認罪,但此時鏡頭一轉,竟拍攝警察以被折磨完的主角大拇指,在證供上蓋上指紋,既然用他手上指紋,之前何必用刑?所謂屈打成招,是被告在威嚇下應承一切刑責,對,都是我做的。屈打和偽造指紋,根本是矛盾的。

《器子》全片最大的犯駁。其實是導演為了營造17年後的復仇大計,漸漸揭開原來當年主角的女兒被盜後,本來馬上要進行換心臟心術,但手術進行前她發燒了,因此手術沒有進行。但大反派竟然將她留在身邊,而且偽裝成她的父親,這麼多年手術都沒進行,反派沒有找其他人的心臟,17年間都沒有再做手術(難道奸角17年來,一年做一次手術她都發燒?而他的親生女兒,竟然又能一等再等),他再次安排換心手術的時間,竟然一等就17年,等主角都出獄,查明真相,找上門來。為何故事要這樣寫?不這麼寫,張考全又怎可展開血腥的復仇大計?又怎能讓他父女重遇?

《器子》的故事就像電影大學生的作品,充滿模仿名作的影子,但完全狗屁不通,導演一心想炮製一齣復仇電影,但忘了叫觀眾入場前放下腦袋。張孝全已有多時沒演一齣好戲,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