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11-11 04:31:53
日報

中國應如何面對內卷

分享:
中國應如何面對內卷

中國應如何面對內卷

內卷原本是一個社會學的用詞,用來形容一種社會現象,所指的是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人們唯有進行非理性的過度競爭,導致付出更多努力都沒有對等的回報。由於外部已沒有發展空間,這種現象會促使內部的發展進一步複雜化,直到內部出現系統性的創新,突破外部的條件限制。

這種現象英文稱為“involution”,很明顯是衍生自“revolution”一詞。兩者均有體制變革更新的內容,前者的動力更多來自內部過度的競爭。

不過近年內地已把內卷的意思通俗化、簡單化,而不再理會內卷如何驅使體制的內部演變了,只是簡單地指價格競爭走向非理性,定價低到連成本也不夠;結果大家都在虧損下經營,看誰最終仍能撐得住。這種演變出來的往往並非內部的體制改革,而是寡頭壟斷,對社會一點好處也沒有。因此,內卷在內地已變成內耗的代名詞,屬於不為人們歡迎的負面現象。

以電動車的發展為例,內地在技術上有多項突破,產品性價比高,既有能力把汽油車比下去,還有能力把外國的電動車也比下去。港人不難發現馬路上國產的電動車增長很多,競爭力很高。不知就裏的,可能都以為這些電動車公司的情況一定不錯。誰知他們大部分都在虧損,不知何時才有機會收支平衡,變成之前的投資大部分可能付諸流水,得不到應有的回報。這對社會資源來說無疑是一種損失。

不過這種「惡性」競爭,對消費者而言,卻不一定是壞事。他們因此而買到又廉宜又環保的電動車。好過因為社會要降低碳排放,硬要車主去買售價較高的電動車。由此可見,電動車的內卷對消費者與防止全球暖化都有好處。

adblk6

此外,企業之間的競爭,亦可以促進生產效益的提升,令中國出產的電動車,在國際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可以更快地打入國際市場。不過,這種情況已引致外國的保護主義抬頭。一些汽車生產國,已開始對中國生產的電動車開徵特別關稅,甚至要求限制中國的電動車進口。

對於那些競爭力不足的汽車出口國來說,有這樣的取態是不難理解的。他們會埋怨中國的車企削價傾銷,擾亂市場秩序,進行不公平競爭。中國對此不可置諸不理。說到底,以成本也不夠的價錢賣車給別國是蝕底的。中國車企益自己的老百姓也就算了,沒有必要益埋外國的消費者。為了防止中國的車企訂價過低,中國政府大可以對出口的汽車徵收出口稅,由國家出手,收回成本及應得的利潤。這樣既可以避免被外國指責中國惡性傾銷,亦不致妨礙中國車企之間的自由競爭。市場有競爭,生產力才會不斷提升。限價或限售都不是對付內卷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