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8-27 04:29:56
日報

友鄰居 展才藝

分享: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 社區友鄰居

Lillian與女兒Vivian(左)一起參與手工藝小組。

香港不同地區都會出現人口流轉,舊社區遷拆,新屋苑落成等,需要一股力量凝聚當區居民。香港聖公會九龍城家庭支援網絡服務隊在九龍城推行的「社區友鄰居」互助支援網絡計劃(註),是「友鄰車」社區計劃的新階段發展計劃,善用已建立的義工網絡,匯聚多才多藝的料理家務者,帶動他們走出社區,攜手構建一個互助互愛的鄰里大家庭。

全職媽媽Lillian平日忙於照顧家庭,參加計劃後發掘到對手作的興趣,「做義工教識其他街坊時,他們的欣賞同肯定令我有好大成功感,人都自信咗!」她不但自學面繪、美甲、和諧粉彩等手工藝,更深造考取了不同證書資格,尋找到家庭以外的快樂和滿足感。另一位全職媽媽波波以前從未參加過義工活動,機緣巧合下參與計劃,開始積極學習新技能,並應用在社區活動上。她不但協助設計海報和拍攝短片,更成為「社區導賞員」帶領街坊及區外遊客探索區內的特色地方,「計劃讓我更了解社區,也幫助到新居民更快適應和融入社區,感受到人間溫暖。」

Lillian和波波更時常帶子女參與義工活動,Lillian笑言「囡囡Vivian在美甲班時會主動分析配色和圖案,街坊亦欣然接受她的意見。」波波的兒子曦曦亦會幫忙派發活動傳單,或在街站協助長者量度血壓、填寫紀錄表格,「我最喜歡同媽媽一齊做義工,還可以和公公婆婆聊天,大家都好友善!」波波表示計劃令親子關係更親密,亦結識了很多街坊朋友,互相交流湊仔經,不再感到孤單。

計劃社工陳姑娘表示,「高手在民間,許多街坊擁有不同技藝,例如縫紉和料理等。」計劃邀請他們發揮所長,組織不同班組,把興趣延伸至社區服務,例如由學習煲湯到送贈湯水給區內有需要家庭等,以生活技能為媒介,推動居民參與社區和促進互助互惠文化。

adblk6

地區的變遷一方面帶來挑戰,但同時也讓街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台,展現才華,並回饋到社區當中,實踐社會資本的力量。

註:「社區友鄰居」互助支援網絡計劃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香港聖公會九龍城家庭支援網絡服務隊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