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最近兩次因反送中惡法的過百萬大遊行,喚回了港人對民主自由和司法獨立的追求,可能是我們始料不及的,卻反映港人不願就此提早宣告死亡--Hong Kong is still not China。但更想不到的是,一向對社會政治事務不太熱衷甚至不聞不問的基督教界,今次卻有不少牧師及信徒走上街頭,與民同行,並且大唱《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使民心振奮。其實,教會界有若干退休牧師和神父如朱耀明、袁天佑、陳日君等都在民主事上有表態支持或參與,但整個基督教會界來說仍給人對政治冷漠甚至涼薄的感覺。我相信一般社會人士,甚而因為反同死恐同的死梗姿態而感到厭惡,令人不想親近教會;可是這次連反同牧師蘇穎智也良心發現地勸籲林鄭政府撒回修訂逃犯條例,實在也令人有點訝異,不過,若他能連對反同的立場也撤回,那就更為可喜可賀!
印象中,在過去民主遊行中,可能會聽到人唱的是《海闊天空》,又或是《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We Shall Overcome》; 沒有想到《向主唱哈利路亞》會在這次遊行中成為金曲(這是一首戰勝邪惡力量的聖詩)。 當然,像香港支持民主的歌手黃耀明和何韻詩,他們也會有新歌配合處境而出爐,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
話說回來,究竟這次教會牧師信徒的出動是否能改變別人對教會的印象,叫人另眼相看呢?我個人認為基督教透過這次事件是加了分的,但能否繼續加分下去或不減分,便要基督教會要真正實踐行公義、好憐憫。過去,不少教牧都有跟紅頂白的現象,所以才有如聖公會的管浩鳴為中共唱好;教會對中國大陸拆教堂十字架也不敢大聲反對,原因不外是想在大陸可以推動事工,發展教派的勢力灘頭;豈料這便摧毀了教會應有的正義形象。
這次率先表態請林鄭政府撤回反送中法的是福音派的浸信會,較另一福音派的宣道會(也是我以往服事的宗派)更為受矚目,可說是食了頭淡湯,後來者當然執輸行頭。一向只強調傳福音的教派,現在竟然悔悟往日的不正,現在其身以正地出來主持正義,當然令人鼓掌。但誠如我在上面說的,教會不能三分鐘熱度,而是持之以恆地為民請命,在社會政治的重要事上都要有say,這樣才能真正令基督教會形象大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