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1-10-21 06:00:00

如何與父母溝通

分享:

上周寫「如何與年輕人溝通」。親愛的讀者電郵告訴我,他是個60後,有個11歲兒子;他很同意我的觀點,說要跟年輕人溝通,首先要放下長輩的身段。然後問——假如教導80後如何與長輩溝通,我又會怎麼說?

自問沒資格教導他人,況且橫看豎看,我也不是跟長輩合得來的材料。最近讀完那篇中大教授寫的《與怪獸家長對話》,深表同情,怎料自稱當日參與其中的家長陳先生就向中大校長投訴,說撰文的教授「不擇言、不負責任、侮辱家長及枉為人師」,我氣得想立刻抽出那個疑似有病的家長,告訴他——你的子女有公子病和公主病的話,都是遺傳所致,因為你有國王病!如此態度,不見得能跟長輩談話;可是像我的人也不鮮見。在Facebook看到有人說,某次有個女孩到銀行見工,大概20歲;她到來排隊時,父母緊隨其後,而她的媽媽正在……替她梳頭!呀!梳呀,我真係接受唔到!「如何跟長輩溝通」是進級的,不如先學懂「如何與父母溝通」吧。至於我,很可惜,也是這方面的弱者。自中學反叛期,我已經沒有跟父母聊很多的天,且發現我們完全談不攏,情況就好像《不速之約》的劇情,九唔搭八。

但「溝通」真的只限說話嗎?不聊天就等如沒溝通嗎?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文化,有的家人見面會親親,有的家人掛在咀邊都是我愛你……這是很溫暖,但我在成長時,爸媽從來不會這樣,你叫我怎麼突然抱著他們說句我愛你呢?他們只會以為我患了絕症。父母想的本來很簡單,只要子女快快樂樂。於是每次見到爸媽,都讓他們知道我活得很好很快樂很無悔,不需要多說甚麼,這就是我們的溝通之道。至於那位20歲的女孩,她的家庭也有著自己的文化,只是「攜帶父母上班」不會適合公司文化。

Ad Block

[email protected] 此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Ad Block Ad Block
留言專區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