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8-10-05 06:00:00

學習與精神病患者相處

分享:

由於工作關係,近兩年認識了數位精神分裂症的康復者。

他們衣著斯文,談吐舉止與常人無異,後來才發現,原來他們都與這個病相處了十多二十載。
 

牛津大學曾發表有關精神病文章,指與嚴重煙癮患者相比,可能對身體造成更大傷害。

牛津大學曾發表有關精神病文章,指與嚴重煙癮患者相比,可能對身體造成更大傷害。

和他們談經歷,他們的故事都有些共通點:以前都曾經掙扎痛苦過,當被確診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時候,開始還不願承認,不肯接受治療,覺得只要自己調整心態性格情緒,停工再好好休息就會痊愈。


當然往後病情惡化,出現嚴重幻覺和幻聽,最終回看醫生尋求藥物治療。


最近一項調查指出,原來這情况很普遍,病者對自己的病有很多的誤解,例如會怪責自己,覺得是因為自己有性格缺陷才引發精神病;亦有病人以為只要飲食均衡,保持心境開朗,精神病就會不藥而愈。


但其實精神分裂症是大腦疾病,起因包括了遺傳和生理因素,並需要長期使用藥物治療,否則很容易會復發,對大腦造成更嚴重的損害。


但患了病並不是世界末日,現時精神分裂症的治療已很先進。我這新相識的患者說,只要一年打數次針便可以了,副作用也不太多,可正常工作上學生活。


在現代社會,精神病已經十分普遍,社會不可能再對它視而不見、避之則吉,而是應該接受、包容、相處,政府亦應該提供更多醫療上的支援,幫助大眾正視精神病,及幫助病患過上正常生活。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