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11-04 11:11:00

我一邊畫,一邊咒罵雷諾亞,你真是癲的!

分享:
這幅畫我不知改了多少次,多一分便太濃艷,減一分又不夠美麗。

這幅畫我不知改了多少次,多一分便太濃艷,減一分又不夠美麗。

你一定看過這幅畫,在雪櫃貼、畫書封面或展覽中,又或在名導演高達的電影《斷了氣》及《大尋寶家》出現。《小艾琳》(La Petite Irene)是雷諾亞(Renoir 1841-1919)的傑作之一,它有令人一看難忘的魅力。1880年,雷諾亞被巴黎富有的猶太銀行家路易·康達維斯(Louis Cahen dAnvers)委託為他8歲的長女Irène繪畫肖像。

雷諾亞準確捕捉了少女的純潔美麗。不知何解,這位巴黎頂級富有的銀行家對這幅畫並不滿意,甚至把它掛在傭人的房間裡,還拖欠了當時未成名的雷諾亞1500法郎的工錢!

adblk5

我不識好歹,竟敢挑戰我偶像大師的曠世傑作!

起稿不難、上色也不難。她那如夢似幻,如瀑布又如雲似霧、垂到胸前及腰的逢鬆金棕色卷髮,我也一絲一縷地勾勒好了,最難是拿揑小艾琳的臉孔,純潔出塵的美麗、含羞答答、雙眼流露的淡淡憂郁,該如何表達呢?

她的眼睛、睫毛、鼻孔、嘴唇、臉龐,我不知改了多少次。一邊改一邊咀咒:「大師啊,你真是癫的!」為求迫真自然,雷諾亞繪畫出皮膚之下微絲血管的青紫色,以烘托紅潤的面龐,冷暖色自然交替過渡,流暢互補,突顯了女孩通透富彈性的膚色、明亮立體的輪廓。

八歲女童不會化妝、不會畫眉,雷諾亞以極細微的筆觸,逐少、逐少點染她的眼睫毛,又讓彎彎的睫毛閃着高光,淺紅的雙唇表達出恬靜的美。每一寸細節,多之一分顯得太過濃豔,少之一分又不夠美麗。眼睛的角度上下我修改了好幾次,以呈現少女的天真爛漫。

反覆修改,我前後三次狠心收筆當畫好,但午夜夢迴想起諸般瑕疵,不甘心就此罷休,一放假便到畫室再修改。其實此刻我仍不滿意,覺得頭髮可以再捲曲蓬鬆些,增加夢幻美感,但一想到長此下去,可以畫足一世,終決心和《小艾琳》分手了。

adblk6

雖然聲聲咒罵雷諾亞害慘了我,但唯有跟大師學畫畫,才真正了解到傑作是怎樣達成。1860年代,窮小子雷諾亞便和另一位後來的印象主義大師莫內,齊齊在羅浮宮靠臨摹古典大師畫作來學習,從而吸收畫面構圖、繪畫光影、膚色和衣褶線條的技巧等等。

你可否想純美少女背後有一段黑歷史?

艾琳於1891年嫁給了莫伊茲·德·卡蒙多伯爵。幾年後,她卻與卡蒙多的馬廄管理員夏爾·桑皮耶里(Charles Sampieri)發生婚外情,兩人隨即離婚。她與卡蒙多育有一對兒女,長子尼西姆·卡蒙多(Nissim de Camondo)成為一戰空軍,不幸在1917年陣亡在戰場上空,女兒貝亞特麗斯·雷納克(Béatrice Reinach)一家因為有猶太血統,二戰時被納粹關入奧斯威辛集中營並殺害。艾琳一直用意大利名字的護照躲在巴黎公寓內。她成為戰爭的倖存者,代替亡女繼承了前夫卡蒙多的巨額財產,但金錢無法填補生活的虛空和寂寞。財富寃枉來,寃枉去,死於非命的兒女帶挈她得來的錢財,最後如流水般揮霍在法國蔚藍海岸的賭場裏。1963年,艾琳在巴黎去世,享年91歲。

adblk7

《小艾琳》這幅畫本身,也屢遭刼難。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對歐洲國家發動了有組織的劫掠,《小艾琳》也因此不翼而飛。 1946年,它被重新尋回,並作為「在德國發現的法國傑作」之一在巴黎展出。令人費解是,艾琳一眼就認出這張畫,並認领失物,但在1949年竟把此畫透過一間巴黎畫廊,出售給一位瑞士德裔收藏家比勒Georg Bürhle,比勒是德國戰時軍火供應商Oerlikon公司的行政總裁,亦即是有份殺害其女兒的德國軍火商!至今,這幅畫仍然在瑞士的蘇黎世比勒收藏展覽館展出。2018年,這幅畫在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展出,引起轟動。

adblk8

回看只有八歲的小艾琳。她貌若天仙,又有富可敵國的身家,可會想到面前是狗血的人生?

雷諾亞1881受康達維斯小艾琳的兩位妹妹Alice 及Elizabeth畫另一幅油畫《Pink and Blue》(粉紅與藍),亦是經典名作。其中站在右邊的Élisabeth Cahen d'Anvers (1874–1944) 亦遭逢厄運,死於集中營Auschwitz。

雷諾亞1881受康達維斯小艾琳的兩位妹妹Alice 及Elizabeth畫另一幅油畫《Pink and Blue》(粉紅與藍),亦是經典名作。其中站在右邊的Élisabeth Cahen d'Anvers (1874–1944) 亦遭逢厄運,死於集中營Auschwi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