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7-02-20 06:00:00

新加坡是如何解決住屋問題的

分享:

新加坡在還是英國殖民地的年代,住屋問題一樣十分嚴重。1947年英國房委會的一份文件指出:「新加坡有一個世界上最糟糕的貧民窟,是文明社會的恥辱。」

1959年新加坡獨立後,李光耀很清楚,國民有了自置物業後,命運就會與國家的命運捆綁在一起。有樓的人,政治取態會傾向保守,不想社會動亂,以免影響樓價。
此外,人人都需要住屋,如果住屋問題控制在政府手裏,政府就可以輕易操控人民。不聽話的,就不配屋。人民就會自動順從政府。所以,人民行動黨執政後,即全力為人民建屋,以人民負擔得起的價錢賣給人民,好讓人民感恩圖報,在「民主」選舉中投票給人民行動黨。

這些由政府興建的房屋在新加坡被稱為組屋,單位有大有細,小的一房一廳,約600呎;大的四房兩廳,可大至2,000呎;以便家庭成員增加後可以置換較大的單位。現時,一般組屋的面積都有一千呎左右,有些還是複式的,在香港已可以稱之為豪宅。香港人對此都十分羨慕。

新加坡的組屋只賣給新加坡人,非新加坡人就得在私人市場用市價購買,政府不會補貼。新加坡人要買組屋亦得符合一定的條件。單身申請的,年齡要過35歲。以家庭為單位的,戶主過21歲就可以。購買不同大小的單位會有不同的入息上限。除了小部分人會不符合入息上限外,一般的打工一族都沒有問題。政府無意在這方面設立為難自己人民的門檻。只要部分富裕階層,才得在私人市場自覓居所。他們要求高,組屋未必符合他們的理想。至於那些真的收入微薄得連組屋也買不起的人,政府另有廉租的公屋供他們選擇。

政府在訂定組屋的售價時,主要考慮人民的負擔能力,而不會與私人市場的樓價掛鈎。所以,新加坡人只要在市場上有一份正常的工作,基本上都可以買得起樓。新加坡人買樓,可動用強積金的積累。這些強積金戶口裏的錢,很多人都不想等退休後才用,所以一般人都傾向盡早拿出來買樓。

新加坡強積金的供款比例很高,僱主要供17%,僱員要供20%,金額合起來是工資的37%。這等同新加坡人一出社會工作,政府就迫他們儲蓄作買樓用途。即使工作年資不長,積累有限,也可以透支未來的供款來買樓,所以新加坡人買樓都不愁沒有首期。由於供強積金的錢,即使不用作供樓也是沒法自行處置的,所以供樓後,新加坡人的生活質素不至於大受影響。如果量力而為的話,用正常的強積金供款來供樓也可以足夠。如果肯補貼一點,就可以住得更好一點。

新加坡人在政府的照顧下,有超過八成已買了組屋,加上那些買了私樓的人,自置居所的比例超過九成,可稱世界之冠。民調顯示,有95%的新加坡人對自己的居住環境表示滿意。

香港與新加坡同是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著手處理自己的房屋問題,很明顯新加坡取得的成績比我們好得多。那香港可以仿效新加坡嗎?這個問題另文再談。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