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5-04-13 06:00:00

清明掃墓,慎終追遠

分享:

春分後十五日,是二十四節氣的清明。《歲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氣象,天暖日和,草木繁茂,故曰清明。

禾苗青青、細雨紛紛之際,上墳拜祭,追念先人養育之恩,別有意義。清明習俗,祀祖掃墓 。周璽《彰化縣誌》:「清明節,士女各以紙錢挂墓,備牲禮以祭先塋,謂之掃墓。」上古先人安葬在墓穴,並不會修築墳丘,祭祀主要在宗祠舉行。後來有墳丘出現,祭祀也在墓地進行。民間掃墓,要為祖墳隴墓除草,培新土,折嫩枝插在墳上,紙條可掛在樹枝上,或在墳上插根木棍再掛上。一般會用四碟六碗的時饈、清酒供祭。紙錢可燒化,或撒去、掛在墳頭。之後向祖先叩頭禮拜,之後各人共享酒食,叫「吃清明」。

《論語˙學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終,是父母之喪,慎終,是依禮謹慎為父母舉行厚葬久喪之禮。追遠,是以祭祖掃墓之禮,誠心祭祀,追念祖先過去的功德。祀祖掃墓,祭之以禮,就是尊祖、敬祖,飲水思源,不忘根本。

往昔好多華人家中,都有恭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寫法講究。「天不干上」,左邊一撇不可觸及上面一橫,人不奪天,以示敬天。「地不離土」,也字起橫要與土字下橫相連。「君不開口」,下面的口字須閉,君要慎言。「親不閉目」,右邊的目字左上角留空,以示欲親永存。「師不並排」,左旁較右旁高,以示尊卑有別。天地、父母、老師,是世間法三根本。根本,就是你來自哪裏,從哪裏吸取養份,賴以生存。知本懷恩,感謝天地的大德,追念祖先的功德,謹記老師的栽培,就會立志做君子、做善人,效法先賢,以無愧於天地、宗族、君王。

《國語‧展禽論祀爰居》:「夫祀,國之大節也,而節,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為國典。」《論語》:「國家大事唯祀與戎。」古時巡府大人出門,會走在路中間,百姓要迴避;但遇上殯儀隊伍,巡府就會迴避,讓出殯隊伍先走,以示敬重先人。上行下效,天子喪盡其禮,祭盡其誠,百姓就會效法,漸漸化民成俗,人人敬天法地,尊師重教,澆薄的風俗回復淳厚,天下可治。

今年清明節,天空清澈,現出重陽節的氣溫和濕度。因事未能還鄉祭掃墓地,可向家鄉方向燒香揖拜。昔日遊子遠行,未能歸家,會走到水邊,望向故鄉的方法拜祭,叫做「望祭」。離鄉亦可遙祭,這比今日某些墳場主張網絡電子上墳之類的惡劣風俗優雅得多。

Ad Block

周一刊登

陳雲

文化評論人,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Ad Block Ad Block
留言專區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