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4-05-17 04:31:44
日報

童心未泯,靈魂有愈

分享:
童心未泯,靈魂有愈

童心未泯,靈魂有愈

在銀幕的映照下,一部《年少日記》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了那一個時代的童年。本劇頻頻獲獎,好評如潮,為本地影壇增添了一抹亮色。然而,它所揭示的,遠不止是銀幕上的光與影,更有兒童在成長道路上所承受的重重壓力與精神健康的隱憂,引人深思。

劇中的小主人公鄭有傑,儘管樂觀積極,但最終不堪重負,結束了自己短短的一生。需要社會各方留意的是,在現實中,類似的情況時有發生。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全球報告顯示,每7名10至19歲的青少年中,就有一名與精神障礙為伍;每年有4.6萬名青少年死於自殺,這是這個年齡層的五大死因之一。冰冷的數字背後,是無數家庭的傷痛與絕望。

Ad Block

在香港,這片繁華的土地同樣掩蓋不了年輕靈魂的哭泣。香港中文大學的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一的兒童及青少年在過去一年受到至少一種精神疾病的困擾,其中有一半的孩子同時背負兩種或以上的精神疾病;高達8.4%的中學生曾懷抱自殺念頭。為此,我們不僅僅要關注,更要行動。傾聽每一個兒童的心聲,不僅是一種慰藉,更是一種治愈。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片未被觸及的淨土,等待著我們用耐心和愛心去發現、去呵護。

剛剛過去的5月16日,恰是精神健康行動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鼓勵那些情緒困擾中的孩子們說出內心的感受。同時,也鼓勵我們每一個人,用實際行動去關心身邊的每一個靈魂。我們要讓孩子們知道,世界雖大,但此處就是他們的庇護所;挫折雖痛,家庭依然是他們堅強的後盾。

Ad Block

小朋友們成長故事的結局,應該是陽光與希望,而非淚水與遺憾。願我們的行動,能夠讓悲劇不再上演,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一段無憂的童年,讓他們的靈魂在愛與關懷中得到愈合。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