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5-14 04:30:28
日報

編織社區的溫柔力量

分享:
葉太定期參與屋邨的樓長會議,與居民交流意見。

葉太定期參與屋邨的樓長會議,與居民交流意見。

當母親節的溫馨餘溫尚在迴蕩時,荃灣石圍角邨和象山邨的一群婦女以行動將這份溫暖繼續從家庭延伸至社區。荃灣葵青區婦女會推行的「友鄰‧友里」計劃,不僅讓退休婦女重拾自信及生活方向,更將她們的專長轉化為滋養社區的養分,編織緊密的鄰里網絡。

年過七十的葉太在荃灣居住近四十載,退休後曾頓失方向。加入計劃後,她先成為「樓長」為鄰里服務,後來在社工鼓勵下,將自己的鈎織手藝傳授給其他街坊。「最初學習鈎織只為打發時間,沒想到一把年紀仍能當老師!」葉太一臉滿足地展示自己及學員的作品,每一件都滿載人情味。她說:「這個鈎織班不經不覺成了社區的連結點,有性格內斂的婦女主動為獨居長者編織頸巾、有新來港婦女與本地婦女討論針法,建立友誼。原本素不相識的街坊,因著一針一線而連結起來。」

項目經理葉小姐指出,石圍角邨和象山邨正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對於獨居或雙老長者來說,購買日用品和定期覆診都變得困難。與此同時,社區有一群充滿熱情的退休婦女,成為珍貴的支援資源。因此,計劃希望能激勵這些婦女積極參與社區活動,鼓勵她們將自己的特長轉化為幫助他人的力量。

葉小姐坦言萬事起頭難,最初邀請婦女擔任義工時,多次碰壁。「不少婦女覺得責任太重而卻步,但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她們慢慢建立起關係,亦深入了解到社區的需要,從中煥發關懷別人的心,逐漸嘗試參與不同的義工服務,例如帶領小組、探訪、陪診、託兒等。」見證一班婦女由「參加者」轉變成「助人者」,舊屋邨變成充滿活力的共享社區,葉小姐認為這正是巾幗力量與社會資本所擦出的火花。

adblk6

註:「友鄰‧友里」共建美好社區計劃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荃灣葵青區婦女會推行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主席 隔周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