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11-14 04:31:37
日報

老嘢老土嘢

分享:
老嘢老土嘢

老嘢老土嘢

最近有個九十幾歲老嘢,終於覺得自己有點老,是時候退休了。真是不得不「服咗佢」。我這等凡夫俗子,跟很多同代人一樣,常常在想,究竟做到何時能退休(在這年代,叫「財務自由」),能早一天就一天嘛,誰想工作至香港法定的60/65歲退休年齡?況且看完《Die with zero》深有感悟,人生不只是工作,早點交棒給年輕一輩,咪阻住個地球轉比較好。

只不過老嘢非凡人也,他絕大部分的財富(資料說99%),其實都是在50歲後才累積的,而他的控股公司在他退休的這一刻,有3,000幾億美金「現金等值資產」(隨時可花的),大約是公司三成資產。他工作賺錢,應該和退休是沒有關係的,因為一般人計劃退休要看自己戶口數字,而他幾十年前已經沒有需要看了。

老嘢最喜歡說老土嘢,年年都講,最近宣布不會再多講了。我也是半個老嘢啦,常常都提起這個老掉牙的故事。Amazon老闆Jeff Bezos曾經問老嘢,「其實你教大家致富的方法這樣簡單,為甚麼沒有人複製?」(那個方法就是長期買入,一直用複利效應滾大下去。)老嘢一語中的:「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Because no one wants to get rich slow)。」每個人都心急,想快點發達。當然,有人很快發達,但其實那些人是有很多偶然和幸運和巧合,而老嘢教大家的,是不需要那些多偶然和幸運和巧合的方法。

adblk6

你問問AI,世界大型股市(例如美股)近30年有幾多次10%或以上的下跌,大多數都會告訴你15至20次,平均一兩年就有一次。每一次都是買入機會,但每一次你都會以為末日要來臨了。到時候請想起這個老嘢,或者他已經不在了,但他說過的一切老土智慧都沒有失效。Thank you Buff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