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學校以多元化課程與關愛文化,培養學生品德與未來競爭力。筆者訪問了怡寶中英文幼稚園校長何銘欣、聖公會九龍灣基樂小學校長陳小燕,以及寧波第二中學校長梁超然,三位校長分享了學校的新動態與教育心得,強調家校合作如何助力學生成長。
何銘欣校長介紹,怡寶中英文幼稚園秉持查篤撐教育模式,在恆常課程中推廣兒童粵劇以傳承中華文化,同時增聘英文教師,為每個級別增加英語學習機會。何校長提到,學校透過傳統節日活動邀請長者參與,如與爺爺嫲嫲包粽、做月餅,培養幼兒尊重長者的品德。「家長的參與讓孩子更期待上學,提升對學校的歸屬感,家校合作是快樂學習的關鍵。」
陳小燕校長表示,九龍灣基樂小學採用合作學習法,推崇「四高」課堂:高動機、高參與、高展示、高回饋。她解釋,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與匯報,提升溝通與解難能力,克服怕失敗的心理。學校特別關注優才通學生的融入,推出「我和校長有個約會」活動,校長與老師陪同用餐,幫助學生結交朋友,並配對熱心同學支援廣東話學習。
梁超然校長分享,寧波第二中學以校訓「恒德弘毅」為核心,推動長幼共融義工活動。「我們要求初中生完成一定義工時數,探訪長者,培養同理心與社會責任感。」他提到,學校積極開展境外交流,帶學生參觀上海、杭州及C919飛機製造廠,了解國家發展。
梁校長強調,教師熱愛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他更親自教授中史,減少文書工作,將時間投入學生培育。
三位校長一致認為,品德教育與多元經歷,是學生成長的基石。從幼稚園的文化傳承、小學的合作學習,到中學的義工與交流團,學校以關愛與創新點燃學生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