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生活
2024-05-24 04:29:35
日報

都是假象,我們卻信以為真(一)

分享:

上我課的同學,不少都說想學習靜下來。問為何時,他們才說出自己的問題:難集中、脾氣壞、思緒亂、焦慮等。我說:你們不是需要靜,而是要心定。心定了,人不亂,才能看得見、聽得到、情緒穩、知方向。求靜可能是誤會了,靜是修養,不是目的。更多時候,人需要懂得動多於追求靜,即懂得調校氣的流動和細胞振頻,然後修心,平靜才出現。 

我的銅磬課,其中一個重點是教你「先定後靜」的重要基本功。原來人類五感中最弱是聽覺,即使是受過音樂訓練的人,也不一定能聽到音準,聽不到「走音」。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無心聆聽別人的話,只選擇聽自己想聽的話,甚至用想像「聽見」,製造誤解或糾紛。「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原是一般人的普遍病症,盲目、自大和粗心,忽略事實、別人的需要和感受,構成溝通或交際障礙。

現時很流行用頌缽修靜,但我們可能都不很了解這個聲療工具,如不清楚磬和缽的分別及其特性和用法,便把它等同了「靜」。記得多次我即場敲磬,問同學的感受,不少都說感到很安靜,像在寺廟聽到的天籟。事實卻是:我特意敲了一個走音並會發出干擾振頻的亂聲的磬,而細問下原來沒有人真的去過寺廟聽過磬聲,只是純想像,或只從電視看過的畫面。寺廟感是靠想像,安靜感也不是靠聆聽。都是假象,我們卻信以為真。

不難理解,我們很多所謂的問題,同樣是靠「推想」,判錯症,也錯判了解決或處理的方法。

Ad Block
Ad Block Ad Block
留言專區
Ad Block Ad Block
相關專欄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