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物騰貴】加風四起 打工仔日常開支將大增?(資料圖片)
世界各地通脹升溫,本地經濟亦難以獨善其身,不少公用事業、交通工具公布加幅或申請加價,然而不少打工仔的薪金在疫情下原地踏步,生活捉襟見肘,來年市民生活或要「勒緊褲頭」。
公用事業加價
兩電今年元旦起加價。與去年11月相比,中電淨電價加價6.4%,港燈則加5.5%。中電方面,今年繼續凍結基本電費,每度電維持93.7仙,但燃料費每度電增加至62仙。中電將繼續發放「地租及差餉特別回扣」,每度電1.3仙,因此平均淨電價為154.4仙,較去年11月增加6.4%。相對去年1月,中電累計電費加幅約兩成。
至於港燈,今年1月起平均淨電費增至每度電197仙,較去年11月增加10.2仙,加幅5.5%,其中基本電費每度電114.5仙,燃料費則加至每度電82.5仙。相對去年1月,港燈累計加電費約逾四成。
公共交通加價
天星小輪
天星小輪申請加價,其中「中環往來尖沙咀」及「灣仔往來尖沙咀」航線每程票價較現時加價一倍。
根據天星小輪加價申請,新收費若落實,上述兩條航線成人平日上層票價由3.2元加至6.4元,下層就由2.6元加至5.2元;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成人票價上層則由4.2元加至8.4元,下層則由3.6元加至7.2元。
此外,天星小輪取消長者免費乘船優惠,惟在政府「兩元乘車優惠」下,60歲以上、持樂悠咭等長者,只須支付2元。
專營巴士
運輸及物流局表示,各專營巴士公司面對營運成本上升,例如燃料、工資成本等,再加上疫情早前對乘客量的影響,於去年上半年開始陸續提交加價申請,申請的加幅大約一至兩成。
為減輕市民的公共交通費用負擔,政府早前將「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臨時特別措施延長至今年4月,即直至今年4月30日,政府會繼續就市民每月超出200元的實際公共交通開支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每張八達通的補貼金額以每月500元為上限。
市區的士
去年7月已加價的「紅的」,亦計劃申請落旗收費加6元至33元。
的士業界2018年起提出加價申請,直至去年才正式獲批准加價,7月起市區的士「紅的」落旗收費由24元加至27元,增幅12.5%;新界的士「綠的」落旗由20.5元加至23.5元,大嶼山的士「藍的」則由19元加至22元。不過,加價不足半年,業界再計劃向運輸署申請「紅的」落旗收費增至33元,加幅逾兩成,並計劃提出兩個方案,包括一次過加6元,以及分兩年加6元、即每年加3元。